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 1.常考部位和疾病 (1)胃溃疡胃小弯(95%)。 (2)胃急性穿孔胃前壁。 (3)胃慢性穿孔胃后壁。 (4)胃出血胃后壁 (5)胃癌胃窦(50%)。 2.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临床表现 急性大呕血或排黑便,多数病人仅有柏油样黑便。便血时病人感乏力、身软、双眼发黑、心慌,甚至晕厥。失血短期内超过ml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有力、血压正常或偏高的循环代偿现象。失血量超过ml时,可出现明显休克表现 多有较长的消化性溃疡病史,穿孔前常有溃疡症状加重。突发上腹剧烈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如消化液沿结肠旁沟流向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诱因 突出的症状是阵发性呕吐,常定时发生在晚间或下午,呕吐量大,呕吐物多为宿食,不含胆汁。梗阻严重的患者,可有营养不良、消瘦、脱水及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腹部检查 无明显体征 全腹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肌紧张十分明显,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消失 上腹部隆起,有时有胃蠕动波,可闻及振水音 X线钡餐检查 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 24小时后仍有钡剂存留 诊断 鉴别诊断 ①门脉高压症出血:多有肝炎或血吸虫病史,或以往经X线检查证实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凶猛,以呕血为主,一次可达一ml.常引起休克,并可在短期内反复呕血 ②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多有酗酒或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史,或发生在接受大手术、严重创伤或烧伤、息有危重疾病的患者。病人既往多无溃疡病史,而突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多呈间歇性 ③胆道出血:主要由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肿瘤、肝外伤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突发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随后出现呕血或便血,以便血为主,出血量较少。病人还可有寒战、高热、黄疸;发作常星周期性,间隔期一般为l一2周 ④胃癌出血:癌组织侵蚀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出血量一般不超过ml.较少引起休克 根据既往有溃疡病史和本次发病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诊断 根据长期溃疡病史和典型的胃潴留呕吐表现,结合钡餐检查,即可诊断 续表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治疗 手术指征 (l)出血甚剧,短期内即出现休克 (2)经短期(6-8小时)输血(-ml)后,而血压、脉搏及一般情况仍无好转;或虽一度好转,但停止输血或减慢输血速度后,病情又迅速恶化;或在24小时内输血超过ml才能维持血压和红细胞比容 (3)不久前曾发生过类似大出血 (4)正在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了大出血 (5)年龄超过60岁或伴有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发生溃疡大出血 (6)同时存在瘢痕性幽门梗阻或并发急性穿孔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一般情况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性穿孔。主要采用胃肠减压、补液和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6-8小时后,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者,则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适用于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性变等并发症者。手术方式有单纯性溃疡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瘢痕性幽门梗阻是外科手术的绝对适应证。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并每日用温盐水洗胃,以减轻胃组织水肿,避免愈合不良。手术多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对胃酸低、全身情况差的老年病人,以做胃空肠吻合术为宜 上消化道出血 (1)一般出血量超过5ml:粪便隐血试验即呈阳性。 (2)出血量50ml以上:可出现柏油样黑便。 (3)出血量超过ml或出血速度快: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口渴、头晕目眩、无力、心悸、脉速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4)出血量ml以上: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化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下降。 三、胃肿瘤 (一)良性肿瘤 分类 约占胃肿瘤的3%。可分为两类:一为源于胃壁黏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类为来自胃壁间叶组织的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临床上常无症状,多在X线钡餐检查或手术时偶然发现,也有因发生并发症而出现症状者 辅助检查 在钡餐下,胃良性肿瘤常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所以,胃镜检查对良性肿瘤的诊断以及确定有无早期恶变有重要作用 治疗 处理上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山河医学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诊断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