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技术在不断进步,以往所谓的「不可切除胰腺癌」常常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受侵犯为标准,而现在联合静脉切除+血管重建的技术使静脉侵犯的胰头和钩突肿瘤的切除率明显提高,且相关临床研究已证实该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因此,目前「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焦点由静脉转移到动脉上。 版NCCN指南中将肠系膜上动脉(SMA)受侵犯>°定义为「不可切除」;PV-SMV受侵犯但未累及近端远端可切除重建的,SMA受侵犯≤°定义为「可能切除」,如做到R0切除能使患者受益。 图1版NCCN指南截图 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流程中,探查步骤常以PV-SMV在胰颈后方能否会师作为能否切除的标准,离断胃、胆管、空肠及胰颈之后,在切除钩突过程中才会暴露和解剖SMA,此时如发现动脉受侵犯,手术过程已无法逆转,勉强切除将导致出血及肿瘤残留,影响预后。 图2肠系膜上动脉(SMA)解剖 因此,以动脉为肿瘤可切除性判断焦点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早期针对性地探查SMA,这是目前热门的「动脉优先入路」的手术关键思路。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术中探查SMA的几条主要入路: 图3箭头示不同手术入路 后方入路(Posteriorapproach) 后方入路优先暴露SMA的右上缘。 图4后方入路手术视野 通过扩大的Kocher手法,将结肠肝区向下推移,沿胰头后方间隙向左侧拓展,分离Treitz融合筋膜,将胰头十二指肠从后腹膜游离,直至下腔静脉左侧,显露左肾静脉。 SMA在左肾静脉上方从腹主动脉发出,这样可以很容易暴露SMA根部,判断肿瘤侵犯程度,方便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的辨认,也便于13、14、16组淋巴结的清扫。 钩突内侧入路(Medialuncinateapproach) 钩突内侧入路优先暴露SMA的右下缘 图5钩突内侧入路手术视野 同样行Kocher手法,沿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向左侧分离,能找到SMV及其分支,切开右侧Toldt线游离右半结肠及小肠系膜,将右半结肠及小肠翻向左侧,SMV随之牵向左侧,即可以暴露出胰腺钩突极其内侧的SMA。 如进一步离断近端空肠,将其从肠系膜血管后方拖至右侧,可以使SMA顺时针旋转至SMV右后方,同时使IPDA旋转至SMA右侧,将胰腺系膜展平,便于钩突的切除。 此方法和后入路结合,可从SMA根部向下与钩突下方会师,悬吊后将钩突切缘清晰暴露,方便腹膜后切缘的彻底清扫,提高RO切除率。 图6联合入路手术示意图 结肠下入路/肠系膜入路(Inferiorinfracolicapproach/Mesentericapproach) 结肠下入路/肠系膜入路优先暴露SMA前面。 图7结肠下入路/肠系膜入路手术视野 当肿瘤侵犯横结肠系膜,必须在横结肠系膜下方显露SMA。 提起横结肠系膜,循结肠中动脉(MCA)找到起始部,在触及SMA搏动处切开肠系膜,直接暴露SMA和SMV,必要时可在根部离断MCA以获得更好的暴露。在SMA右侧可发现IPDA起始部,向后上方走形,从SMV后方注入钩突。 此方法可以在肿瘤下方显露SMA根部,可保证en-bloc切除侵犯的横结肠系膜。 左侧入路(Leftappoach) 左侧入路优先暴露SMA左侧缘。 图8左侧入路手术视野及示意图 将近端空肠向左侧牵拉,在根部离断第一和第二空肠支,暴露SMA的左侧缘,进一步牵拉空肠可使SMA逆时针旋转,从而使IPDA从SMA后方转至左侧,便于暴露和离断。 随后,将松解的SMA向右前方牵拉,暴露出后方的SMV及其第一空肠支并予离断。 至此,肠系膜上血管与近端空肠系膜分离,将空肠离断后从血管后方牵至右侧,可充分暴露钩突与血管的关系,提高R0切除率。 左后入路(Leftposteriorapproach) 左后入路优先暴露SMA后缘。 图9左后入路手术视野 在Treitz韧带处切开十二指肠空肠曲外侧腹膜,沿小肠系膜根部向右下方游离,可将小肠及其系膜从后腹膜游离并向右前方翻起,此时可显露腹主动脉及横跨前方的左肾静脉,在左肾静脉上方可发现被翻起的SMA的根部。 此方法与右后入路结合,可做到SMA根部°游离,如有异常肝右动脉发自SMA,将很容易发现并加以保护。 上入路(superiorapproach) 上入路优先暴露SMA上缘。 图10上入路手术视野 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胰腺上方游离出肝总动脉(CHA),沿动脉向右侧分离出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在后方暴露PV并与下方SMV会师,悬吊胰颈并向下牵拉。 沿CHA向左侧游离暴露出腹腔干根部及腹主动脉,沿腹主动脉向下寻找SMA的起始部。对于SMA分叉较低的该方法暴露较困难。 动脉入路的意义 动脉入路的优点在于: 早期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 实现以SMA为轴的胰腺系膜的完整切除,利于后腹膜切缘的R0切除; 早期结扎IPDA,减少术中出血; 早期发现异位肝动脉避免损伤; 可以很好地与钩突优先、联合静脉切除重建等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综上,「动脉入路」其实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手术流程,而是优先暴露SMA的一类手术方式的集合。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判断肿瘤可能侵犯的部位,在探查时可「直奔主题」,采用相应的入路直接暴露SMA的某一面,早期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而在切除过程中又可「避其锋芒」,如某一入路解剖困难的,可以从另外的方向入手,多角度暴露肿瘤和血管,简化操作,提高肿瘤的R0切除率。 推荐 丁香园新版APP火热上线啦! 更多病例讨论、医学相关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