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概念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及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临床通常以十二指肠空肠曲(屈氏韧带)为界,以上的消化道称上消化道,以下的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胰及散在于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消化系统各部位正常表现

食管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其下端相当于第10—11胸椎水平与贲门相连。食管长度为25—30cm,吞钡后食管宽度为2—3cm,正常食管有四个生理狭窄:咽与食管交界处;2。主动脉弓压迹处;3。左主支气管压迹处;4。膈食管裂孔处.三个压迹:1.主动脉弓压迹;2.左主支气管压迹;3.左心房压迹。食管为3—5条纵行粘膜皱襞,通过食管全长抵达贲门。食管分段有两种方法:一种分为上、中、下段;另一种分为颈、胸、腹段。

胃分为三部(胃底、体、窦)两弯(大弯及小弯)。胃底立位时含气称胃泡,幽门管长约5mm。胃分为四种类型:1.牛角型;2。鱼钩型;3。长型胃;4。瀑布型。胃小弯皱襞平行整齐;大弯皱襞横向或斜行;胃小区直径1—3mm。胃小沟宽度<1mm。胃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同时波形逐渐加深,胃窦部没有蠕动波,是整体向心性收缩,使胃窦呈一细管状,胃排空为2—4小时。

十二指肠全程呈C型,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球部呈三角形,空回肠全长约为5—6m,占据中腹部及下腹部,小肠排空时间为7—9小时。结肠起自盲肠,止于直肠。全长约cm,宽约4—7cm,一般口服钡剂后结肠排空时间为24—48小时。

消化系统各部位异常表现

(一)食管异常表现

管腔的改变:管腔缩小为狭窄,可为化学灼伤后、肿瘤、外来压迫、痉挛等。

轮廓的改变:充盈缺损、龛影、憩室:有正常粘膜进入,与龛影不同。

粘膜皱襞改变:肿瘤粘膜皱襞破坏→中断→消失,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见于炎性病变或静脉曲张。

(二)胃异常表现

轮廓的改变:龛影和充盈缺损。

粘膜皱襞改变:a.破坏→中断→消失,由恶性肿瘤所致。b.粘膜皱襞平坦:由肿瘤浸润以及炎性水肿所致。c.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由炎性浸润,慢性胃炎,粘膜下静脉曲张;d:粘膜皱襞纠集:多见于慢性溃疡。

功能的改变:a张力的改变:张力高→管腔变小;张力低→管腔扩大b蠕动的改变:增强→多见于炎症,减弱或消失→多见于肿瘤。c动力的改变:服钡后4小时胃尚未排空可认为动力降低或胃排空延迟,动力加快或减慢可见于肿瘤或炎症.d分泌功能的改变:空腹状态下胃液增多,称为胃分泌增加或空腹潴留。

(三)空回肠异常表现

肠管改变:广泛肠腔狭窄→炎症、节段性肠炎。局限性肠腔狭窄,边缘不整,管壁僵硬→肿瘤。一侧肠腔狭窄,压迹整齐或伴有移位→多见于外压性,肠腔扩大可由远端肠腔狭窄或梗阻所致,可见气液平面。

肠腔轮廓和粘膜改变:不规则充盈缺损→恶性肿瘤;粘膜展平,皱襞消失,充盈缺损表面光滑→良性肿瘤

位置和功能改变:肿瘤占位性病变→压迫推移致肠管位置改变。肠管移动受限→多见于肠粘连,口服钡剂后不到2小时钡剂抵达盲肠→动力加快。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尚未排空为排空延迟。分泌增多使钡剂分散在分泌中,呈不定形的片状或线状影,粘膜皱襞则模糊不清。

(四)结肠异常表现

肠腔轮廓的改变:肿瘤或息肉→充盈缺损;恶性肿瘤边缘不规则,粘膜破坏,管壁僵硬。息肉恶变率与直径成正比,2—3cm上易恶变,无蒂息肉恶变高于带蒂息肉。

管腔大小的改变:管腔狭窄局限,边缘不整齐,管壁僵硬,局部包块等见于恶性肿瘤。管腔狭窄范围广泛,边缘整齐见于炎性病变。

消化系统溃疡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男性>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五倍,胃溃疡好发于胃体小弯侧,胃窦部,大弯和胃底者少见,一旦发生于大弯侧者则恶性多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于后壁。胃溃疡从粘膜开始并侵及粘膜层,其直径多为5—20mm,※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称为穿透性溃疡。浆膜层被穿破入腹腔称为急性穿孔。后壁溃疡易致慢性穿孔。溃疡周围具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者为复合性溃疡。

(一)胃溃疡病的X线表现

直接X线表现:龛影。其表现:①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透明线称粘膜线。②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称为项圈征。③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称为狭颈征。

次要X线表现:①痉挛性改变,对侧切迹。②分泌增加;③胃蠕动↑↓;张力↑↓;排空↑↓;④胃小弯缩短,致幽门与贲门靠近,形成“蜗牛胃”或“葫芦胃”,幽门处溃疡可造成幽门狭窄和梗阻。

胃溃疡的一些特殊表现:①穿透性溃疡:龛影深度和大小均>1cm.正位立式钡餐见气液钡三层。②胼胝性溃疡:龛影直径多达1.5—2cm或2cm以上,深度一般<1cm。

(二)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

龛影直径多在4—12mm,大都在后壁和前壁,可以单个或多个,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表现为球部变形,可以是“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等此外球部溃疡还可出现一些其它征象如激惹征,幽门痉挛,胃分泌增多和胃张力及蠕动方面的改变。

消化系统肿瘤

食管癌: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持续性吞咽困难。病理形态分为:浸润型;增生型;溃疡型。也有人将食管癌分为四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

①粘膜破坏→中断→消失。

②管腔狭窄,管壁僵硬。

③腔内充盈缺损;

④不规则的龛影早期食管癌只是侵犯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其X线表现:

①粘膜皱襞增粗,迂曲、紊乱→毛糙、中断;

②局限性小充盈缺损,直径为0.5—2cm。

③紊乱毛糙的粘膜面上出现小龛影.

④食管壁有一小段柔软度和舒张度减弱。

食管静脉曲张:

是门静脉高压重要的并发症,90%为肝内型,常见于肝硬化。其X线表现:早期发生于食管下段,粘膜稍宽或略为迂曲,管壁边缘稍不整齐。典型表现于中下段食管粘膜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或蛇皮状。食管张力降低→管腔扩张→收缩功能减弱→排空减慢。

胃癌:

胃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2:1—3:1,位于胃窦部占46.9%,贲门胃底占39%,胃体部占10.2%,全胃癌为3.8%。胃癌病理分为四型:蕈伞型(包括息肉、肿块、增生型)、浸润型(硬癌)、溃疡型、混合型。

中晚期(进展期)胃癌影像学表现:

a:充盈缺损;

b:胃腔狭窄,胃壁增厚,蠕动消失

c:粘膜破坏→中断→消失;

d:癌性溃疡、龛影;e:局部扪及肿块。

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

a:隆起型(Ⅰ型):呈小的充盈缺损,高度>5mm,形态不规则,附近粘膜增粗、紊乱。

b:表浅型(Ⅱ型):局限性粘膜纹平坦、消失,表面示颗粒状增生。Ⅱ型可分为三个亚型:Ⅱa(表面隆起型):表面轻度隆起,高度>5mm;Ⅱb(表面平坦型无凹凸不平;

c:(表面凹陷):凹陷深度>5mm。

肠结核:

本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常以腹膜结核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同时存在。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其次为空回肠及十二指肠二、三降。病理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

影像学表现:

①溃疡型:肠管痉挛,粘膜紊乱,常见于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或只有小许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完全没有钡剂充盈,而其上下肠管则充盈如常。这种征象称之“跳跃征”。

②增殖型:盲肠及升结肠狭窄、缩短,僵直,粘膜紊乱,消失。常见小息肉样充盈缺损。回盲瓣增生、肥厚,使盲肠内侧壁凹凸变形,末端回肠扩大,肠排空减慢。

小肠腺癌X线表现:

肠管局限性环状狭窄,粘膜破坏,龛影形成。肠管僵硬,近端肠管不同程度扩张。

结肠癌:

结肠癌(coloncancer)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分为四型:增生型,浸润型,溃疡型,混合型。

①中晚期(进展期)结肠癌主要表现:粘膜破坏,不规则充盈缺损,环形狭窄和恶性龛影。

②早期结肠癌表现:粘膜微细结构变化,结肠无名沟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息肉性病变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恶变可能:

a:息肉表面毛糙不规则,呈分叶状或菜花状。

b:息肉较大且基底较宽(直径大于3cm,70—80%有恶变可能)。

c:息肉所处肠管内陷和僵直。

d:息肉迅速增大(一年内增大一倍)。

另:多发性息肉累及全部结肠甚至小肠时称为家庭性多发性息肉病(familialmultiplepllyplsis)。本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明显家庭史,恶变率极高。

另一种是错构瘤性息肉病综合症(pelltz—seghers综合征)也称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息肉性质为错构瘤性,发生在小肠,部分同时伴有胃或结肠的息肉。本病特征是口唇、口周皮肤,口腔粘膜及指掌侧皮肤都有明显的黑色素斑。95%以上患者小肠有息肉,结肠和胃的发生率为30%及25%。

更多推荐如何精准有效的发表你的医学论文期刊查重率要低于多少

版权声明

来源:医看如有侵权请与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fl/100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