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57.html 当心肠息肉变成肠癌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形成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多数会有蒂,少数没有,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患者常常因为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而不容易被发现。 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和肿瘤相关,在显微镜下,临床病理专家通常会把肠息肉分为两大类:1.肿瘤性息肉。也称“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锯齿状腺瘤。这类息肉有可能“癌变”。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息肉是否会发展成癌,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等。如果息肉较小,那么发生癌变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0.5厘米以下的息肉,三、四年以内的癌变率很低;如果超过0.5厘米,那么息肉的癌变率就会增加。总体来说,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 那么肠息肉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一、肠息肉的症状 很多肠癌早期中期都没有症状,所以肠息肉的一般症状就是: 没有症状!!! 没有症状!!! 没有症状!!! 息肉非常可怕的地方在于没有症状,等到患者感觉有症状再去检查,可能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了。所以依靠症状来发现息肉是否发生癌变,是非常不安全的。 50岁以后的人群大约有25-80%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所以,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肠息肉,不是靠感觉,不是靠消化功能,是靠主动去做肠镜检查! 当肠息肉长的很大,或已经出现癌变后会出现以下症状: 第一,大便带血。 第二,大便习惯和性状发生改变。 第三,便秘和腹泻。 第四,腹痛。 二、肠息肉的治疗 肠息肉的治疗只有一种方法:内镜下切除(常见的内镜下息肉手术包括:微小息肉热活检钳咬除、EMR、ESD)。内镜无法切除的,手术切除。 如果息肉只有一个,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内镜,连续2年~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查一次;有多个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息肉大于2厘米、病理为绒毛状腺瘤和无蒂息肉,复查间隔应为1年以内;如果息肉病理检查发现属于遗传性肿瘤,需要咨询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别无他法,没有良药! 三、重要提示 1、肠息肉往往没有症状,要靠主动去做肠镜才能发现。 2、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只有内镜下切除。 3、切除后要复查,因为切除后息肉很可能卷土重来! 因为: 第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息肉切除了,但生长息肉的环境还在,很可能复发。 第二、老树发新芽:有的息肉切除不彻底,根部残留,再慢慢长出来。 第三、漏网之鱼:有的时候肠道清洁不彻底,或者肠镜医生经验欠缺,导致肠镜没有发现存在的息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fl/128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