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文《超声解剖定位法定位鼻肠管—开拓性的“血管征”》中,笔者详细介绍了我院(医院)EICU张美齐主任首创的“血管征”法定位十二指肠水平段鼻肠管,其效果非常震撼,可大大缩短鼻肠管幽门后的定位时间,给了笔者非常大的思维启发。站上巨人之肩--得以登高望远,顺势而为之。但是“血管征”法也有它先天的缺陷,那就是:当通过“血管征”定位的十二指肠水平段肠腔内没有探及鼻肠管时,会使我们产生如下疑惑:鼻肠管到底是位于胃内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从而产生判断困难,会导致幽门后置管成功的假阴性率升高。因此,如何快速通过超声判断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内是否存在鼻肠管,是解决“血管征”定位鼻肠管缺陷的唯一办法,这也是本文要阐述的思路,即如何利用“十二指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来定位鼻肠管。一、何为幽门后置管:鼻肠管头端通过胃幽门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进行肠内营养,称为幽门后置管肠内营养,具有管饲相关并发症少、耐受性好、留置时间长及能在短期内达到目标营养量等优点。临床置管实践中,鼻肠管能否顺利通过胃幽门部是置管的关键和难点,但一旦鼻肠管通过胃幽门部后,一般都能顺利经十二指肠到达空肠,通常将实现幽门后置管视为置管成功,即可给予肠内营养。这是笔者利用“十二指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定位鼻肠管的临床基础。二、超声解剖基础:1、解剖基础:笔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及专业书籍,发现十二指肠球部位于胆囊后下方,胰头上方,胆总管、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前方(图1,图2,图3)。 图1图2图32、十二指肠球部超声检查及所见:将超声探头置于右锁骨中线与肋下缘交叉点下方进行动态扫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球部位于胰头部与胆囊之间,胆总管及门静脉、下腔静脉的前方,肠壁较薄,可见肠管蠕动(图4);如肠腔内有液体残留则表现为三角形或球形暗区(图5),如肠腔内气体较多,呈强回声(图6)。图4十二指肠球部位于胰头部与胆囊之间,下腔静脉的前方图5液体残留时,十二指肠球部呈三角形暗区图6十二指肠内气体充盈时,肠腔呈强回声三、十二指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十二指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其实非常简单:鼻肠管置管结束后,快速利用本方法确定十二指肠球部,再利用超声多角度探查明确肠腔内是否存在鼻肠管特征性回声,来确认是否幽门后置管成功。鼻肠管特征性回声详见博文《简以致用--胃肠超声造影技术定位鼻肠管头端》。不过本方法看似简单美好,而在现实临床定位实践中却是非常骨感的,需要操作者不断的训练及体会,总结经验。三、十二指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优点及注意事项:1、通过超声解剖定位法,以毗邻脏器或解剖结构作为参照物,可快速探及十二指肠球部及内部鼻肠管回声,从而快速判断鼻肠管幽门后置管。2、十二指肠球部肠壁薄、管径大,可表现为三角形或球形暗区(液体残留时),超声容易辨别。3、确定十二指肠球部后,根据其腔内是否可见特征性的鼻肠管声像,来判断幽门后置管是否成功,效果也是棒棒的。4、本方法与“血管征”法并用可大大提高幽门后鼻肠管超声定位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后续可在本研究基础上探讨十二指肠其余段的超声解剖定位方法,从而实现对十二指肠段鼻肠管的多点多段超声定位。5、部分因中上腹气体干扰明显而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无法检测的患者,可经胃肠减压或应用胃肠动力药物。6、如遇伪像干扰或其他原因无法确定为鼻肠管时,可气体或生理盐水交替灌注,来判断鼻肠管。详见博文《鼻肠管气体灌注前后动态变化精彩视频》《鼻肠管亮带征是个什么鬼?》。四、参考文献 作者:叶瑞忠(医院超声科) 原文出处:叶老师新浪博客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