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m.39.net/pf/a_4325801.html

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创始人HenryCohen博士提出,5月29日这一天,将永久的成为“世界肠道健康日”。年,“世界肠道健康日”这个概念被引入中国,旨在提升公众的肠道健康意识。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男性位居第三位,女性位居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数约万,约死亡病例数约,人。我国约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胃肠不适,每年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人次。

人体的胃和肠是吸收营养以及排出废弃物与毒素的重要器官。我们的胃肠,不仅是身体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免疫器官,还决定着一个人的状态、身材、精神甚至寿命,与体型胖瘦、皮肤体味、性格脾气、各种癌症等有着直接关联,还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堪称人体内的第二大脑。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西化,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大肠癌还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上升,40~45岁后上升迅速。但临床上也不乏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罹患大肠癌的例子。重视日常小症状

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双高”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大肠癌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当出现腹痛、便血、腹泻、便秘等症状时,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约七成的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而晚期的生存率仅为5%。

如何预防大肠癌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只要能够普遍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接近50%的癌症,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健康平衡的膳食饮食、积极的身体活动等。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

?合理运动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来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对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防止肠道老化大有裨益。

?保持情绪稳定

在人的消化系统长期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都会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利于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最关键的——早期筛查

在美国,有35%的人做过肠镜;在日本,有60%的人做过肠镜;而在中国无症状的人群中只有1%的人做过肠镜。相比之下,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美国为64%,日本为72.1%。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息肉发展恶变来的,从息肉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癌症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息肉发展成大肠癌之前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切除息肉,就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肠癌发展过程

当下疫情阶段,重视个人健康尤为重要。对于居民的健康来说: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

夏天来了,在这个肠道疾病高发的季节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将“世界肠道健康日”的健康理念灌输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胃镜、肠镜检查尤为重要。中国医大四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医院分中心。胃镜、肠镜约诊进行中~~约诊。

消化内镜专家团队介绍

我院胃肠内镜筛查及诊疗,均由医大四院赵志峰老师专家团队亲诊。团队特别擅长:消化道疾病预防,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癌前期病变及早期癌微创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内镜微创综合诊治,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微创治疗、胆胰疾病微创治疗以及疑难罕见疾病内镜诊断与微创治疗。赵志峰老师专家团队全面开展了世界最先进的内镜微创诊疗,例如消化道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微创切除,消化道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微创切除,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十二指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玻璃切除,食管淋巴管瘤内镜切除,食管间质瘤内镜剥离切除,贲门失驰缓症经口内镜选择性食管固有肌层肌切开术等。10多年来,赵志峰团队已经完成超过2万余例高难度消化内镜微创诊疗,居于东北地区首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fl/89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