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据年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 胃癌的日益高发、年轻化和高死亡率,是我国居民面临的严峻现实。 由于50岁后是胃癌的高发年龄段,所以,在40岁左右进行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将抱憾终生。 身体不会告诉你得了胃癌 网传那些所谓的胃癌早期信号,其实不是“早期”! 胃癌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也就是说,胃癌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症状。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本人,很难从症状体征上判断出来; 在较早期,或许会有一些不特异的症状,比如腹胀、纳差、反酸、烧心、嗳气、打嗝、胃痛等,大多与普通胃病极为相似,所以往往会当成一般的小毛病简单处理,或者干脆不予理睬。 到了进展期或晚期,才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消瘦、贫血、纳呆、包块、呕血、腹痛、黑便等。 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有过中上腹不适的经历,通常这是“胃病”在作怪。有时这种不适是由胃炎、胃溃疡引起,有时是胃运动或者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的。 所以,也不要一不舒服,就草木皆兵。一般而言,大多数不适的背后没有重大的器质性病变。 可惜的是,如前所述,胃癌早期也往往无症状或者仅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与良性疾病表现相似,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得目前大多数患者错过了诊治胃癌的最佳时机,待到胃癌向身体发出明确的信号时已经到了疾病的进展期。 这些症状,可能胃癌已经来敲门 一、明显消瘦、贫血 二、嗳气、腹胀、食欲减退 三、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四、腹部出现固定的包块
五、疼痛性质的改变 上述5种情况在一个病人身上不一定同时存在,只要出现其中之一,特别是出现在40岁以上的男性身上,都要高度警惕,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 胃镜检查是消化科医生常用于检查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方法,90%以上的胃部疾病都能通过做胃镜检查出来。它可以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段的黏膜,用来诊断或排除上消化道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溃疡、肿瘤、息肉、消化道狭窄、畸形或异物等。 胃镜检查时,医生在直视下观察胃黏膜,加上放大、染色等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上发现早期胃癌。 可以观察消化道管壁的表面结构和血管、腺管等有无异常,从而早期发现病变,并可进行活检确诊。同时,内镜检查还可以完整地观察整个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做到观察无死角。 因此,发现消化道癌最敏感、最可靠的检查还是胃镜。 哪些人需要立即胃镜检查? 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中任一条就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且有消化道症状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有害物质接触、重度饮酒等)。 7.消化道其他肿瘤患者。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胃癌? 有一些慢性的胃部的疾病,比如慢性的胃炎、慢性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等。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是预防胃癌的关键因素。 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积极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萎缩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还有以往有过胃切除病史的一些人群,风险比一般的人群要高。 事实上,胃癌它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并不等于遗传,导致“家族聚集”的因素是生活习惯。 一起生活的人总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同样的生活环境,一起“中招”并不只是巧合。如果家里已经有人患病,应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遗传”了相关的不良习惯。 胃癌,也是吃出来的癌症,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 胃癌的预防建议 为了保卫你的胃,建议大家: 1、预防和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倡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科学研究表明,通过规范药物疗法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预防胃癌发生,根除幽门螺杆菌将是降低胃癌发病率最有希望的策略。 2、低盐饮食:饮食要清淡少盐,少吃或不吃盐腌制食物。建议每天摄入食盐应少于6克(2.4克钠),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WHO提倡健康成年人每日5g盐标准。 3、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膳食:食物要新鲜,不吃霉变食品,不暴饮暴食,少吃烟熏、油炸食物,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4、平衡心态,精神愉快:保持心理健康和心态平衡,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愉快乐观,不生闷气。 5、戒烟限酒:不饮烈性酒,不吸烟,及早戒烟。 6、定期检查及治疗:积极治疗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定期胃镜检查和随访。 免责声明文字来源: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图片来源: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做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111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