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拟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临床应用10余年,治疗病人50余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方药与治法 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2 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36岁。年5月15日诊治。患者因两胁胀痛、腹部胀满、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就诊。察脉弦,苔薄黄边紫暗。B超示胆囊有一0.45cm×0.47cm的息肉,慢性胆囊炎。给予上方加蒲公英24g,黄芩9g,厚朴10g,1周后胁痛减轻,腹胀解除,纳增口和。以上方10倍量制成水丸1料,每日3次,每次9g。嘱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2个月后B超复查,胆囊息肉及胆囊炎均消失。 3 体会 胆囊息肉,中医归属于“胁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多为郁、痰、瘀。郁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浊邪易于停聚,结而为痰,痰浊阻滞日久为瘀,三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四逆散乃调和肝脾之祖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半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效。全方组方合理,疗效满意。笔者曾于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亦有一定效果。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原文发表于《中医杂志》,由中医智库编校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和原杂志所有,中医智库谨表谢意!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中医智库与您分享中医好文章!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何需求,请北京治疗白癜风费多少钱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