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 ?肠息肉很常见,发生率范围从7%~50%(取决于所使用的诊断方法); ?主要担忧是恶性转化,根据息肉的大小和类型以不同速率发生恶性转化; ?主要症状是出血,但通常是隐藏的,很少有大量出血; ?肠镜检查是推荐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在息肉患者中,阿司匹林和COX-2抑制剂可能有助于防止新的息肉形成。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30万,并以年均4%增幅不断攀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 肠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 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一个至数百个不等。 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 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大肠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有癌变的可能。 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但是,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大肠息肉,确诊大肠息肉主要靠一系列的检查。直肠指诊可以触及中低位直肠的息肉。 但还有更多家庭,因为不够了解,倒在了肠癌面前。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苏展教授为此感到非常惋惜: “30岁之后,很多人缺乏运动,吃的油腻,不仅大腹便便,还经常闹肚子、便秘,甚至大便出血。这些其实都是肠癌的高发人群,但可能一辈子都忍着不愿意做筛查,等查出来了,已经是晚期了。” 一项针对地区的调查显示,作为我国近年来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的地区,只有7.6%的调查人群了解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真的可以提前5年发现肠癌? 为什么早期筛查对于肠癌防治如此重要? 徐院长介绍:“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早期的小腺瘤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完全可以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生存率也高达95%。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 但有调查显示,在早期就发现肠癌的患者不到总体的10%,除了经常腹泻、大便出血等症状外,人们也很难辨定自己是否患病,早期筛查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年纪、甚至有了明显肠胃不适的症状,在医生建议筛查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忍着不做筛查。殊不知,早期如果及时发现,相当于提前5—8年发现肠癌,几乎百分百可以治愈。 而如果发展成晚期再治疗,治疗效果和痛苦程度不谈,光是手术加化疗费用,基本都在30—50万以上,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医生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 特别是以下4种情况,如果满足其中的2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早期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肠癌筛查 2.有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出血等症状 3.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 4.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肠胃病史、肠息肉史 医院消化科:患者的健康是我们的心愿!!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消灭胃肠肛肠疾病、还您欢乐幸福生活!! 医院消化科:-- 分享是一种幸福!喜欢记得继续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