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导、王海芳 34岁的张小姐最近很纠结:她的胆囊长了个9mm×5.4mm的息肉,医生建议她手术摘除胆囊,可她既怕胆囊息肉恶变,又怕切除胆囊后导致一些后遗症,迟迟下不了决心 文/羊城晚报记者宋导通讯员王海芳 图/全景 受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 如何远离胆囊息肉? 没有症状但伴有以下情况的病人也有恶变风险,要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息肉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体检的b超检查时发现胆囊内有病变少数患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等位于胆囊颈部的长蒂息肉,可引起胆绞痛,在十二指肠息肉严重炎症感染时有急性发作的表现 不可讳言的是,切除胆囊后有部分病人会出现所谓的胃肠道症状,或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我们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陈汝福教授说,切除胆囊后,约有25%~30%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胃肠道症状,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内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治疗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避免经常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哪些胆囊息肉要手术切除? b超是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查、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鉴别 胆固醇息肉和胆囊息肉怎区分? 对此,一般建议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能帮助病人度过十二指肠息肉病变这段术后不适的时间,部分病人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概率会明显增高,因此不能轻视 是不是胆囊长息肉就意味着要放弃胆囊呢?很多患者都关心这个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只要符合手术指征,一般都要求尽快手术,而胆囊息肉手术通常都要切除胆囊 1、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 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十二指肠息肉严重吗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要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 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还会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尽量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及肥肉等) 他指出,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息肉,一般都要切除胆囊 门诊中,经常有患者询问,自己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固醇息肉?两者容易混淆,而若为胆固醇息肉切除胆囊就太可惜了 手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 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六个月b超复查一次 陈汝福教授表示,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十二指肠息肉手术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而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黏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为属于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不会恶变 白癜风的专家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1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