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诶,我的内镜报告上提示胃肠息肉,这不会是个肿瘤吧,我还能活多久?”做个病理结果还得等一周,在这一周的煎熬时刻,上网一查,心更是凉了半截,整天担惊受怕,寝食难安,所以息肉到底是个啥?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通俗来说,就是多长了一块小东西在你的身体上,在胃肠道上的就叫胃肠息肉。 其实息肉也分很多类型,只有腺瘤性息肉才是可能发展成癌症的癌前病变。在发生恶变之前,这类腺瘤性息肉可以在胃肠道中潜伏长达5~20年不等,而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型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 如果发现了这三种息肉,那是必须要切除的。如果将其余类型的息肉都归于癌前病变的息肉,那可有点冤枉了,比如炎性息肉,根本原因就是炎症,因炎性反应,黏膜水肿而生,只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炎症刺激消除后,息肉可自行消失。而增生性息肉和黏膜肥大性赘生物都属于增生性的,基本没有癌变的风险。 目前处理胃肠息肉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内镜下切除。而切完之后也不是完全不用管了,息肉切除后还是要定期做内镜检查的。有研究表明,对于腺瘤来源的大肠癌,息肉切除后定期肠镜随访能降低88%的大肠癌发病率。 所以,为保持胃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息肉切除后6-12月内进行内镜随访是很有必要的。若再次发现息肉,可按照查出的息肉情况重新确定治疗方案。 因此,即使查出胃肠息肉也不必太过担心,现代医疗手段对于息肉还是足够强大的。对于息肉,该切除切除,该治疗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作息,积极的治疗,是可以祛除息肉可能带来的种种隐患。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医院,佛山市医院,十几年来我们只专注于肛肠和胃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院是医保定点单位,开设特需专家门诊,节假日无休,男女分诊,坚持“专业、诚信、尊重、感恩”的管理理念,实现价格透明化,程序公开化,坚持把健康带给患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102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