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远第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I导读:胃病实际上是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好万事好,所以胃病的治疗方式走一波呗~~

原标题: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胃脘痛

湖南中医学院附属一院陈绮翔

芍药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若顺愈足温者,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医学心悟》日,“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近代常用作缓急止痛之良方。

本方药仅二味,方中白芍入肝经,平肝抑阳,养阴敛阴,柔肝止痛。《本草正义》曰:“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敛脾气之散乱,肝气之姿横,则白芍也”,甘草入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用药法象》云:“生用泻火热,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

近代药理研究:据《现代汉方医学大观》谓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

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末梢性的,均有镇痛作用”。有人用芍药甘草汤进行动物试验,发现此汤药浓度降低时,肠管及胃呈兴奋性,当浓度增加时,方能抑制胃肠蠕动(见《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10期)。

笔者应用本方加味,治疗部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炎,胃息肉均获满意效果。选例如下:

一、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李xx,男,40岁。

胃院部疼痛七年余,反复发作,经本院钡餐拍片提示: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日病情加剧,胃脘部疼痛有灼热感,口干,饮食难进,只能稀饭面条少少与之,大便黑色,并见头晕眼花,舌红苔黄,脉数,大便血试验“阳性”,投以川楝,元胡,三七,蒲黄炭等不效,考虑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损伤脉络。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黄连6克。嘱:药不宜久煎。

服药一剂痛减,五剂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二次均为阴性,因体质尚差,前方加党参10克,继续10余剂,随访一年未发。

二、慢性胃炎

庄××,女,35岁。

剑突下疼痛八年,长期不能硬食,喜按;经××医院诊为慢性胃炎,伴有口腔溃

疡,多次发作,日久难愈。服西药及藿香正气水等略有缓解,多次来院门诊,中西药屡服不停,效果总见不佳。现口干,心烦、大便结,舌红无苔,脉沉细而数,考虑阴虚火旺,拟投滋阴降火类药。

处方:白芍24克,甘草10克,生地15克,玉竹10克,丹皮10克。

三剂后病好转,上方加减,再进20余剂,症状全消。随访,十一年来胃脘不痛,硬食及辛辣之品一概无妨,精神愉快。

按:本方加生地、玉竹滋阴、润燥,丹皮清热凉血,诸药合用,使阴液得复,肝得其养,诸症自愈。

三、胃息肉

刘X×,女,33岁。

胃脘痛多年,近半年加剧,水米难吞,痛时饱胀,当时以为胀痛为气滞,投以柴胡疏肝散加香燥行气之品,疼痛虽时有缓解,但未能治愈。并见胃脘部烧灼感,口干、口苦,大便结,小便黄。经××医院胃镜检查诊为“胃息肉”,并告:“服药难效,必须手术”。患者害怕开刀,要求先试服中药而来我院门诊。察其面色潮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证属湿热壅滞,按“热者寒之”,应清利湿热。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胆草20克,柴胡5克,黄芩10克。

复诊:药后病情好转。原方略增减进30余剂,疗效满意,工作正常。

四、胃溃疡

罗××,女,29岁。

患胃溃疡10多年,经常反复发作,曾多次住院,未能治愈,面黄肌瘦,不欲食,辨为虚寒胃痛,用建中汤之类补虚、温胃、止痛,未见显效。详问病情,剑突下有灼热感,大便黑,潜血试验阳性,舌稍红,苔薄黄,脉沉数,拟芍药甘草汤加味。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地榆20克,黄连5克(研粉,上药送汤送服)。

五剂后症状缓解,但饮食比前更差,前方加广木香3克以调和胃气,共服16剂,疼痛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饮食正常,随访八年未发。

体会:

一、胃脘疼痛,日久不愈,体质较弱,精神欠佳,常以虚寒为治,但本文数例用温补药均未获得显效。笔者考虑其机理,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胃失和降,因而发生疼痛。《素问·六气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饮食不节,饥饱无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不能滋养肝木,二者互为因果。李东垣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所以虽整体为虚,而局部有实有热,应当细辨。陈修园说:“久痛原是气血凝,若投辛热痛频增。”以上对胃痛不可乱投温燥药之论,给我很大启示。详察脉证,细问病情,辨为火热之属是有道理的。实践证明,重用芍药甘草汤加

清热凉血类药物治疗某些胃脘痛能收到满意效果的。

二、芍药甘草汤为疏达肝郁,舒筋解挛之剂,适应于筋脉失养,腹中挛急作痛,或手足拘急。

临床对胃肠痉挛,三叉神经痛均有疗效。笔者体会应适当重用。根据祖国医学的经验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芍药甘草汤剂量需重,才能抑制胃肠蠕动而达到治疗目的,否则治疗无效。

三、药物的用法是否妥当,与发挥药效的关系也很密切,煎熬不当会影响疗效。笔者在治疗胃脘痛时,体会到不宜久煎。据分析:白芍除含有芍药甙外,还含有挥发油等,久煎则挥发而影响疗效。故用药方法应医嘱清楚。

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胃息肉等。

关于这些胃病的治疗的具体药方,上面已经有很全面的概述,小编就不赘述了。

今天咱就唠唠嗑,谈谈心,说说有哪些习惯、生活方式可以保护自己的胃。

一般来说,医疗工作者对待「养胃」的态度是这样的:

好好对待胃

胃才能善待你

可是广大群众在实际的生产生活是,却是这样4的,

要不是为了更好的胡吃海喝,

养什么不好,偏偏养胃。

其实「养胃」这个问题啊,任何人都能道出个八九不离十。

无外乎「饮食健康,规律作息,心情美丽,戒烟忌酒,你若安好,胃也就好,你若天天胡闹,胃会比你闹得还欢实」

然而大部分人对「养胃」的态度却是有问题的,认为富养胃,才是王道。

比如暴饮暴食了,养个胃吧,比如痛饮三大碗了,养个胃吧。

在医生眼里,这种行为就是:

不作死就不会死

也正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所以很多养胃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很多人在养胃问题上也存在着误区。

最常见养胃误区的有下面几个

1.

认为吃些「柔软」的食物,可以养胃

如果长期总是吃特别好消化的粥、软饭,或者是磨得精细的面粉、煮得软烂的面条,胃消化其它食物的能力会退化变差。

2.

迷信所谓「养胃」或者「伤胃」食品

我笑着对你说,其实广告里都是骗人的。

3.

得了胃病,还指望靠「养」

然而一旦胃病确诊,再指望依靠健康饮食的养胃方法,就有点晚了,。已经病了,就不要以为「养一养」就好了,一直回避正规治疗,把本来吃吃药就能好的病,活生生拖到了要手术的地步。

所以,等到了这个时候,就别在琢磨着怎么养胃,再养下去,胃都可以用来无土栽培了,此时不吃药更待何时。

新品上市助你桃花朵朵开~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QQ聊天机器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69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