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34.html

讲到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必然会谈到胃的G细胞,D细胞,ECL细胞、壁细胞,组胺、盐酸的分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一下胃的生理。

有些枯燥,别烦,对着图,看着文字,慢慢消化。

01

胃腺体的解剖

胃泌酸腺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组成,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主要分布于胃底、胃体粘膜。

胃底、体泌酸腺体占80%,胃窦幽门腺占20%。

胃腺体由管状单位构成,包含4个区域:小凹、峡部、颈部、底部。

胃腺体的解剖.

祖细胞位于峡部,向小凹和颈、底部细胞分化,分泌不同物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目前已知胃内存在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成分,主要包括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cell,EC细胞)、ECL细胞(enterochromaffin-likecell,ECL细胞)、G细胞、D细胞、壁细胞等。

据估计,人体胃粘膜约含1×个壁细胞,9×个ECL细胞,20×个G细胞,3×个位于泌酸腺的D细胞,1×个位于幽门腺的D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布在胃底、胃体的泌酸粘膜,腺体上部以壁细胞为主,下部以主细胞为主,胃小凹很少分布,表面上皮无EC细胞。

这些细胞分泌不同的物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1.壁细胞为泌酸腺的标志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瘦素、抗菌多肽;

2.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3.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和瘦素;

4.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细胞,如G细胞分泌胃泌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ECL细胞(占NE细胞的40%)分泌组胺,EC细胞主要分布于胃窦,分泌5-羟色胺。

幽门腺的标志细胞是G细胞,同时也有D细胞、主细胞。

02

胃泌素的分泌与功能

胃泌素是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刺激胃酸分泌,其次对胃底、胃体的泌酸黏膜有营养作用,调节其生长和分化。

受到Bayliss和Sterling两位学者研究“促胰液素”的启发,英国伦敦的胃肠生理学家JohnSidneyEdkins于年命名这种可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为“gastricsecretin”,后简化为“gastrin(胃泌素)”。

直到年,Grossman等学者在动物模型狗上证实了胃窦扩张可刺激胃酸分泌。

此后科学家开始研究胃泌素的结构和合成,胃泌素包含了一组不同链长和氨基酸衍生化的多肽。大多数哺乳动物中,胃泌素-17和胃泌素-34是循环中2种主要形式。

进食过程中胃泌素-17占主导,消化间期胃泌素-34占主导。因胃泌素-34的清除速度比胃泌素-17慢10倍左右,所以胃泌素-34的生物学效应更持久。

免疫化学研究表明,胃泌素-17是胃窦中胃泌素的主要贮存形式,其次为胃泌素-34和胃泌素-52。

人体G细胞除分布在胃窦外,还分布在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和胰腺。在小肠,浓度梯度最高的是近端十二指肠。

胃窦G细胞主要分泌胃泌素-17(80-90%)、少量胃泌素-34(5-10%)和极少量前胃泌素,如胃泌素-71,胃泌素-52等。但因为G-34半衰期约40分钟,G-17半衰期约6分钟,G-34代谢比G-17慢10倍左右,故外周血中G-17和G-34浓度相当。

胃泌素经肾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胃泌素浓度增加2-3倍。十二指肠G细胞主要分泌G-34,但在胃窦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可以“胃窦化antralizing”,改变为主要分泌G-17。

在消化系统外,也可有胃泌素的表达,主要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胃泌素已经在脑、肺、生殖器官检测到,但消化系统外胃泌素的分泌量远小于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的分泌,其作用可能是调节局部组织的生长,胃泌素瘤可生长在胃肠外组织内。

胃泌素的分泌(cellularsecretionofgastrin)过程受多种因素调控。空腹时,血清活化的胃泌素浓度约5-15pmol/l。胃容受性舒张或进食过程中,胃泌素释放入毛细血管,血循环中浓度增加5-10倍,约30-50pmol/l。

消化间期,G-34是血清胃泌素的主要成分,而胃分泌的G-17是消化期的血循环中主要成分,胃泌素与gastrin/CCK2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理作用。

壁细胞细胞膜表面存在多种受体,包括胆囊收缩素CCK-B受体、组胺受体(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等。

受食物、胃容受性舒张等刺激,胃窦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随后进入外周血,通过两种途径刺激胃酸分泌:

一是胃泌素直接与壁细胞细胞膜上的gastrin/CCK2受体(CCK-B受体)结合,随后分泌盐酸;

二是主要分泌途径,胃泌素间接的与ECL细胞上的gastrin/CCK2受体结合,刺激组胺的分泌,组胺通过旁分泌的途径弥散到临近的壁细胞,与壁细胞细胞膜上的H2受体结合激活质子泵H+/K+-ATP酶,刺激胃酸分泌。

位于幽门和泌酸粘膜的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与G细胞、ECL细胞、壁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2型(somatostatinsubtype-2,SST2)结合。

胃窦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通过旁分泌的形式反馈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底、体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从而达到胃酸分泌的平衡状态。

正常胃分泌细胞膜上分布有H+/K+-ATP酶,胃壁细胞产生2种物质:内因子和盐酸。

胃体、胃窦的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可通过:

1.抑制胃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

2.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

3.直接抑制壁细胞功能。

生理状态下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营养胃底、体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EC及ECL细胞,后者分泌的组织胺又能刺激胃底腺中的壁细胞分泌盐酸,而过高的胃酸状态能反馈性地抑制G细胞增生,使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处于动态平衡。(图2、图3)

图2.胃泌素-ECL细胞-壁细胞轴.

图3.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在胃酸分泌调节中的作用.

03

维生素B12的吸收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的发现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

年因恶性贫血诊治的需要美国医生ThomasAddison首次描述了维生素B12;

年发现进食动物肝脏可治疗贫血;

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从肝脏提纯了一种新的维生素,治疗恶性贫血有诱导维持缓解作用;

年这种维生素的结构被DorothyHodgkin破解;

年由RobertWoodward合成维生素B12;

年WilliamCastle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指出恶性贫血的关键原因是缺乏内因子;亚临床维生素B12缺乏(subclinicalcobalamindeficiency,SCCD)指维生素B12缺乏且出现健康问题,而尚无贫血或临床症状。

20世纪20-30年代,SCCD促使了维生素B12的开发、检测和应用。维生素B12异常最常出现在缺乏肉类饮食和老年患者中。

维生素B12的吸收与小肠内转运是受体介导的活化过程,从食物进入口腔到维生素B12出现在血循环大约需3-4小时完成,一共分4步(图4):(更枯燥了,这里简单提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参考JNutr,,(suppl_4:S-S.)

1.维生素B12在胃内:壁细胞产生内因子IF、分泌的盐酸维持胃内低pH。胃内高胃酸环境(低pH)刺激胃消化酶活化,使食物中B12与蛋白分解。在小肠低酸环境下,B12与IF结合。

2.维生素B12的吸收:B12通过受体介导的IF-B12复合物的钙依赖性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calcium-dependentendocytosis)在回肠末端被吸收。

3.维生素B12在肠上皮细胞:在回肠肠上皮细胞内,IF-B12复合物进入溶酶体,随后IF降解,B12释放。

4.维生素B12的肠肝循环:正常人每天由胆汁排泌0.5-5μg的B12。胆汁内的B12很容易通过回肠肠上皮细胞再吸收,所以肠肝循环是机体保存B12的一种机制,当食物中B12开始缺乏的时候要经过数年出现血循环中的B12缺乏。

图4.食物来源的维生素B12的消化与吸收.

维生素B12的缺乏也影响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蛋氨酸合成酶的再甲基化循环进行代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痴呆、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化生性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恶性贫血Pernicious来源于拉丁文perniciosus,“严重受破坏”的意思。

人们认识P恶性贫轿的历史始塑于年,美国医生ThomasAddison描述了一种面色苍白、虚弱、进展性的疾病。

19世纪后半叶,pernicious在科研团队中盛行,用来描述这种灾难性的疾病,当时也称为“Biermer’sdisease”(比尔默病)。后来得益于WilliamCastle关于内因子的研究,Whipple和Murphy(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进食动物肝脏可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剑桥大学研究组和Harvard关于维生素B12的研究使得这种在过去是致死性的疾病有了明显改善。

恶性贫血本有家族遗传倾向,19%的恶性贫轿家族成员有受累,可能与MHC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型)有关。

医学发展到现在,医生可以轻松的对恶性贫血病人说:不要担心,你的维生素水平比较低,每月打一针就可以了。可是在上个世纪,恶性贫血还是一个不可挽救的灾难性的致死疾病。经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国外治疗恶性贫血的建议为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第一周每日ug或每隔一日一次;此后1-2月内每周一次;随后每1-3个月一次,终生用药。

结合中国患者特点,本中心治疗经验为第一个月ug一周二次肌肉注射;此后每周一次,持续至2-3个月;此后每3-6个月肌注ug,终生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99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