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医院做胃镜检查,认为做胃镜是受罪,殊不知胃病一般都不容易发现,只有胃镜检查才能更好预防胃病。那么,哪些人更应该做胃镜检查?做胃镜要做哪些事前准备工作呢? 一、上腹疼痛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其中有轻有重。病情重者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而各种疼痛的处置方法也不相同,所以首先是要搞清楚病人所患的是什么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才是。 二、原因不明的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严重的胃病常是产生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的原因。 三、呕血 呕血的病人,呕吐出的是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有时病人表现为大便色黑,为柏油状。 四、吞咽不利或进食有阻塞感 吞咽不利或进食时有阻塞感,提示食管或胃内入口贲门部阻塞了正常食物通道,属于严重的情况,这时千万不可大意,不要错过治疗的时机。 五、上腹部包块 通过胃镜检查,能搞清楚包块所在的位置,还能弄清楚包块是良性,还是恶性。 六、已诊断有萎缩性胃炎者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一定联系,所以要给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即随访),可以早期发现恶性病变,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特殊检查能够代替胃镜的这种特殊功能。 七、溃疡病患者 已经诊断为溃疡病的病人,通过胃镜检查能够了解溃疡情况,特别是服药治疗后的情况。是否彻底治愈要靠胃镜判断,因为只有彻底治愈才能免去以后的复发及其他合并症的发生。 八、胃及十二指肠息肉 息肉有一定的癌变率,对已经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息肉的病人,通过胃镜可以彻底进行治疗,不开刀,病人无痛苦。 九、胃手术后 不管什么原因,以往做过胃手术(胃切除、部分切除)的病人,容易发生癌变。手术时间年代越是久远,危险性相对更大。现在年龄超过50岁者危险性也大。唯一可靠的检查方法就是细致、全面地进行胃镜检查,并从胃中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 十、反酸和烧心的病人 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提示有胃液反流进入了食管,并且刺激和损伤了食管(称为“胃食管反流症”)。胃镜检查可辨清病变程度及范围,以便选择有效的治疗,避免以后可能产生的出血和狭窄等合并症。 十一、身体其他部位发现转移癌 身体其他部位发现了转移癌,胃癌常是原发病灶,通过检查可以搞清楚是否原发病灶是胃癌,有助于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十二、异物吞进食管或胃内者 异物包括扣子、别针、戒指、竹签、硬币、钥匙等。如果有这些东西吞进胃内,可通过胃镜加以处置,免去了手术之苦。 十三、常规体检 在进行常规的体检时,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都应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目前对于胃部疾病最彻底、最直接、最方便快捷的检查方式,但很多人都对此非常畏惧。其实,只要了解检查过程及有事前与事后的准备,就不再心生畏惧。 1、事前准备检查前至少8小时不得进食、进水,食物在胃中易影响医师的诊断,并且易促发受检者恶心呕吐。为了减少喉咙的不适,医护人员会在检查前3分钟,在受检者喉头喷麻醉剂。 2、检查过程先换上宽松衣物,采左侧卧姿,双腿微曲。当医师把胃镜由受检者口中所含的塑胶器伸入时,应全身放松,听从医生指挥,稍做吞咽动作,使胃镜顺利通过喉咙进入食道。在通过喉咙时会有数秒感觉疼痛、想呕吐,这是胃镜检查时较不舒服的时刻。当医师在做诊断时,不要做吞咽动作,而应改由鼻子吸气,口中缓缓吐气,以便检查顺利完成。有些人会因空气随管子进入胃中,而感觉胀气、恶心。如果感觉疼痛不适,请向医护人员打个手势,千万别抓住管子或发出声音。 3、事后处理检查后1至2小时内勿进食,若喉咙没有感觉不舒服,可先喝水;若无呛到,就可先进食软性食物,以免粗糙食物使食道或胃造成出血。有些人会有短暂的喉咙痛、异物感,通常1至2天就可恢复。 技术熟练的医师,不但可使受检者不受累,并且诊断结果也较精确。套句医师们经常给做胃镜检查者的一句忠言:给医师10分钟,换来健康与安心。的确,接受胃镜检查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而且非常值得。 检查病友也可以记下这张“须知表”。 1、检查前一天晚饭请您吃易消化食物,夜间八时以后勿再进食。 2、检查当天早晨禁食禁水,禁吸烟。 3、检查时先行喷雾麻醉2-3次,您会觉得口咽部麻木,舌根变重,然后取左侧卧位,松开领口和腰带,取下假牙(单个假牙要取出,整口的不用),将牙垫放入口中,请您咬紧。以免损坏胃镜,检查失败。 4、医师插管时,请您均匀呼吸,不要紧张,插到舌根部后,请您做吞咽动作,有口水让其自然流出,不要吞咽,以免呛咳。 5、检查后一小时方可进食,如有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急来复诊。 6、检查当天若发热,咳嗽频繁者延缓检查。 7、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急性病毒性肝炎、孕妇、年老体弱应暂缓检查,如遇近期有胃出血,医生需视病情,办理家属签字手续后方可决定行胃镜及相关治疗。 温馨提示:医院做胃镜检查,可以有效预防胃病,忍一时痛苦,得一生健康。建议广大朋友定期做胃镜检查,可一年一次,保证家人的胃健康;让我们睡的香,吃得更香!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wh/14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