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有相当数量的人之前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检时才发现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多样化、饮食的无规律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医院里,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多,目前已成为肝胆外科门诊的常见病 张华、朱素颖 “目前,b超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大大增高,即使是小于5毫米的息肉,b超的检出率也可达90%以上因此,它自然而然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陈汝福说,“值得指出的是,b超检查是难以区分胆囊息肉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想确定胆囊息肉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还得进一步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内镜超声、ct或病理活检” 很多患者也会对胆囊息肉心存恐惧,担心会癌变陈教授说,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多发性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情况下,单发的息肉是可恶变的;而多发的息肉一般不会恶变同时,如果胆囊息肉伴有结石时,其癌变的概率会明显提高此外,如果病人年龄超过50岁,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属于单发、呈逐渐增大趋势,也多考虑恶变的可能 陈汝福 “胆囊息肉就是各种胆囊黏膜隆起的一个‘肉疙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陈汝福教授说,“在临床上,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名医坐堂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 朱素颖 (1) 患者若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以后,最好及早手术治疗等出现症状时,多数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十二指肠球炎伴息肉可出现胆绞痛 (2) 患者无任何不适,也无症状时,有以下情况者也应考虑手术:诊断时即怀疑有恶变可能的息肉;b超定期观察时,发现息肉在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当然,若病人没有以上情况,可不急于手术,只要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选择手术的话,一般都是切除胆囊当然,也有保胆取息肉的手术只不过它的适应症就比较苛刻,例如胆囊功能必须良好,b超显示胆囊壁不厚,黏膜必须光滑,息肉不能太多,且要明确排除恶性的可能究竟选择保胆手术还是切胆,病人最好多方咨询,再慎重选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二院)院长助理,肝胆胰腺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7年擅长胰腺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肿瘤胃十二指肠多发息肉、肝癌、门脉高压症和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治疗;对肝胆肿瘤的复发转移有较深入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脾脏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副理事长 因此,对胆囊息肉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专家表示,以下两种情况可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xg/1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