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的老宋今年62岁,在1个多医院体检,胸部CT:两肺少许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右肺数枚实性微小结节,肺气肿伴两上肺大炮。其他检查的异常还包括: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胃角为主),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样隆起。胃镜病理:胃窦粘膜慢性活动性炎伴肠化,HP(+);十二指肠粘膜慢性活动性炎。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频发两源室早、时呈成对,二三联律。头颅MRI:脑多发缺血灶。就这些异常还是问题不太大,主要还有个血化验,肿瘤指标中的癌胚抗原高达ng/ml!医院建议他再查肠镜,但因害怕做肠镜难受没有接受。进一步做了胸部CT增强,又提示两上肺磨玻璃结节。老宋医院胸外科的叶建明主任医师在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较很高的造诣,在金华百姓中口碑甚好,遂通过朋友找到了叶建明,请其帮忙看看他的胸部CT检查结果。 叶建明认真查看他的各项检查结果后,认为其左肺上叶的磨玻璃结节目前密度低且小,而右侧有多发病灶,其中密度较高的偏实性病灶考虑慢性炎可能性为大,密度低的磨玻璃结节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早期肺癌,右肺下叶背段还有病灶,炎性可能大些,但其血CEA这么高,肯定不正常,但仅从右上叶的淡磨玻璃结节显然不能解释,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虽然老宋的妻子与父亲都曾因为医院做过手术,但他本人还是特别信任叶建明,听从叶建明建议办理了住院手续。住院后很快予以行胸部CT靶扫描,结果阅片后发现右上肺原先以为慢性炎可能性为大的病灶在看清细节之后其实是较为典型的浸润性腺癌表现,这样血CEA升高也能解释了,当然肠镜还是建议他做下,因为毕竟肠道肿瘤是容易引起血CEA升高的。做了肠镜后发现结肠多发息肉,但未见恶性的病变,由于动态心电图异常,又查了冠脉CT,结果示:1、左前降支近段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2、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近段钙化斑块形成。复查的血CEA则为:.3ng/ml。以下为其胸部CT靶扫描的图像: 患者病情较为特殊:血癌胚抗原过高,虽有肺部考虑多原发癌,但从肿瘤形态上看还是磨玻璃为主(虽然偏实性),肿瘤指标升高的在此类病人中少见。医疗组的意见一方面将其病情做成PPT发给专业群里由多学科讨论(MDT),另一方面也建议再行PET-CT检查,以免遗漏较为隐匿的转移灶。但反复与老宋沟通后,他不愿意再行PET检查,强烈要求手术治疗。MDT讨论结果考虑CEA升高与肺癌相关,也建议PET检查为妥,若无转移则有手术指征。最后因为老宋拒绝PET检查,目前常规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征象,故经过与家属及本人多次沟通后决定于.7.1施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下叶背段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由叶建明主任医师主刀,谭海栋副主任医师及李思晨医师为助手,麻醉科卢照德主任与叶棋医师及手术室吴幸花等均加班加点于周日为其手术。经过手术组1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为其进行了单孔(胸壁仅一约3厘米的孔)胸腔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下叶背段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以下为其切下的上叶标本中找到的两处结节情况: 从肉眼看,两处均为早期肺癌,确诊需待病理结果。期望其血CEA值能随着手术的完成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 温馨提示:医院胸外科自年由谭海栋副主任医师独立完成第一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来,胸外微创手术蓬勃发展,现在胸腔镜手术已经涵盖胸外科常见的各种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全肺切除及联合肺叶切除,小切口辅助或上级医生指导下可完成各袖式肺叶切除。年手术量递增在30%左右,其中叶建明与谭海栋手术组前几年年递增达70%,年全年所有肺结节与肿块手术前后的恶性符合率达到94.3%。叶建明完成的的胸腔镜手术视频长年向三大专业医学视频网站供稿,包括:医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