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引起胆汁反流,脾胃为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导致胆汁反流所致。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症的范畴,临床上辨证论治后需重视调节情绪,配合各种疏肝理气的方法分型来进行论治,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胆胃郁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胃失和型和肝郁血瘀型,根据具体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辨证论治,输肝理气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内服中药、外以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具有效果确切、副作用很小、愈后不易反复的优点。

  胆汁返流性胃炎医案一则:

  患者女,33岁,初诊诉胆汁返流性胃炎2年余,多方求治时好时坏,近期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诊见:胃痛多出现在夜间,每夜发作2~3次,不伴恶心及呕吐,纳可眠差,神疲乏力,大便干结难解,2~3日一行。舌质暗红、有齿痕,舌苔薄少津,脉象沉细涩。

  辨证分析:患者胃痛之病,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久痛入络,络主血,血为阴,故此类胃痛多发于夜间。胃不和则卧不安,故眠差。胃气不降,肠腑气机失调,故大便难解。反复胃痛眠差,精神失养则神疲乏力。气滞日久,化火伤津,故大便干结。舌脉为气滞血瘀阴伤之征。

  中医诊断:气阴不足,血瘀气滞所致胃脘痛,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行气活血。选四逆散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温服。嘱:禁食辛辣及腌卤之品,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饥过饱。二诊,诉服药后胃脘疼痛基本已消,精神转好,睡眠转好,大便有所改善,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三诊,诸症均已除,唯大便稍干,辨证后调整药方开中药7剂代煎服。四诊,诸症已消,患者主动要求继续调理一下体质,辨证后开中医膏方一料巩固。后随访一年余再未复发,身体再无不适。   

  张林茂教授简介:

  医院退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级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诊疗、教学、中医药科研工作50年,经验丰富,效果卓著,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中医内科坐诊专家。师从曾任湖北省医院院长钱远铭教授(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出版医学专著12部,参编科教影片一部,系统研究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对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颇具心得。

  擅长诊治:

  1、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胃息肉、急性肠炎、肠结核、结肠炎、肝炎、肝囊肿、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

  2、耳鸣、耳聋、听力下降、鼻炎、中风后遗症、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风湿与类风湿、咽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等。

  3、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yy/108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