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掌握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原则!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起源于全身各处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该类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各异、预后差异大,是一组少见而特殊的异质性肿瘤,其中胃肠道和胰腺是常见的原发部位。对于胃NEN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分型和分期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NEN的分型仍然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为了深入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分型、分期以及对应的治疗策略,医学界肿瘤频道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谭煌英教授为读者们分享学术见解。 G-NENs如何分型以及分期? 全面认知避免误诊 谭煌英教授分享道:“G-NENs是一组起源于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罕见肿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对疾病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G-NENs被发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因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的不同,G-NENs的表现复杂多样,从惰性发展的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s)至高度恶性的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治疗决策与预后有很大不同[1]。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年版)应用的是G-NENs的四型分类法,将分化差的G-NEC从版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共识指南的第3型中单列出来为第4型,界定第3型属于分化良好的G-NETs,除1型和2型以外,其余均归于3型,即分化良好的G-NETs一共分3型,G-NEC为第4型[1]。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出版了消化系统肿瘤的分类(第5版),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类分级进行更新,同时在G-NENs章节中明确了分化良好的G-NETs的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因此,即将颁布的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年版)G-NETs分型也进行更新,使用新版的WHO三型分类法,即分化良好的G-NETs分三型,G-NEC可单独论述,不再归于第4型。”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何分型,谭煌英教授介绍:“正确的分型可通过相关化验(血清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维生素B12水平)、胃镜典型表现、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等综合分析来判断。把最常见的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辨出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对临床意义重大。” 谭煌英教授介绍:“除了临床分型以外,分期也是指导G-NENs治疗的重要因素。G-NENs临床分期目前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TNM分期系统,但由于G-NENs存在明显异质性,临床医生应注意分化好的G-NETs和分化差的G-NEC的分期方法有所不同。分化良好的1~3型G-NETs采用G-NETsTNM分期系统,而分化差的G-NEC则参照胃癌的TNM分期系统[1]。 G-NENs不同分型分期应该如何治疗? 精准诊疗方能攻克难点 针对1型、2型和3型的G-NETs分别应该如何治疗,谭煌英教授谈道:“1型G-NETs相对比较常见,2型罕见,3型相对少见。1型、2型均属于胃泌素依赖性的肿瘤,但病因不同[1]。 1型G-NETs患者为肠嗜铬样(ECL)细胞增生或异型增生成为NET。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伴胃酸缺乏,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胃壁细胞破坏致胃酸缺乏或低下,负反馈引起胃窦G细胞增生[1]。 1型G-NETs多数为多发、小的、息肉样病灶,发展缓慢,因此,内镜下治疗联合随访最为常用。对于1cm的多发肿瘤建议内镜下切除加定期随访,也有学者主张<1cm的1型g-NETs单纯内镜随访即可。对≥1cm的g-NETs,应当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行内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 对于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切除所有可见病灶还是选择性切除较大病灶,均需定期(6~12个月)复查胃镜,因胃内复发常见,如发现大的病灶再次予以切除。对于多发的、反复复发的1型G-NETs可以考虑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长效奥曲肽或兰瑞肽)治疗。 2型G-NET非常罕见,也属于ECL细胞NET,病因为胃泌素瘤,是肿瘤分泌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伴胃酸过多[1]。 2型G-NETs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及对症治疗。胃泌素瘤多发生在十二指肠或胰腺,尽量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或转移灶,如多发肝转移不适合手术,首选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原发肿瘤治疗后,胃内多发病灶可减少甚至消失。2型患者均伴有胃酸过多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或腹泻,应长期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对症治疗[1]。 3型G-NETs无高胃泌素血症,病因不是非常明确,一般为单发的病灶,根据临床分期的不同来决定治疗的策略。如果这类患者处于I期或II期,可能行内镜下切除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如果该患者处于IV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则多数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可根据病理分级、肿瘤负荷结合病人体力状态及意愿,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长效奥曲肽、兰瑞肽、依维莫司、索凡替尼等。 G-NEC恶性程度比较高,发展也比较快,病灶相对较大。这类肿瘤的治疗也是根据分期来选择,分期较早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在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但是这类患者更多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无手术治疗机会,应采取以化疗为主的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减轻患者症状 针对目前国内在G-NENs诊疗方面存在的不足,谭煌英教授分析道:“目前我院相对聚焦于G-NENs的诊疗和研究,也是国内发展较早、医院之一。因此,我们也发现目前国内医生对于G-NENs的诊断在分期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临床分型却是较大的难点,大部分的医生临床分型方面意识不强。近十年来,经过相关的培训和科普,虽然误诊误治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仍时有发生,不断规范G-NENs的分型诊治,依旧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在谈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谭煌英教授道:“1型G-NETs患者内镜治疗后容易复发,目前的策略多为定期随访加内镜切除,部分患者采用SSA治疗。医院在中药治疗1型G-NETs患者方面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探索,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减缓复发并且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患者认识到1型G-NETs是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病情的[3-4]。 此外,对于晚期的G-NETs患者,根据病情可能会采用长效奥曲肽、兰瑞肽或索凡替尼等药物来控制转移灶,G-NECs患者一般采用化疗治疗。但是这类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同时使用中药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并减轻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GEP-NEN多学科讨论会充分发挥MDT优势, 进一步推动规范化诊疗 谭煌英教授分享道:“由于NEN是一类罕见病,并且症状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异质性。而且患者往往分散在消化科、肿瘤科、呼吸科、外科、内分泌科等各个科室,如果临床医生对于NEN缺乏一定的了解,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因此,成立NEN的专病门诊对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基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部位分散且表现复杂,国内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逐渐成立并展现出其个体化诊疗所带来的优势。病理科、影像科、消化内镜科、肿瘤内科以及外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的医生共同参与到患者的诊疗中,就可以大大提高精准诊断的概率并且通过合理地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谭煌英教授最后谈到:“年3月,由医院首次GEP-NEN多学科讨论会,受到了院内各个科室的热烈回应。此后,为了达成规范化的诊治,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作战的优势,十年来院内不定期的组织NEN-MDT讨论会,形成了较为固定的MDT团队。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医院已经形成了规范化诊治、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 专家简介 谭煌英教授 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常委 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中心负责人 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副组长 参考文献: [1]李远良,罗杰,谭煌英.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治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5(9):-. [2]张盼盼,陆明,沈琳.神经内分泌肿瘤骨转移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1(2):-. [3]窦豆,邱旭东,陈莹莹,等.“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4(9):-. [4]ChenY,HanD,ZhuJ,etal.AProspectiveandRetrospectiveClinicalControlledObservationofChineseHerbalDecoction(SMLJ01)forType1GastricNeuroendocrineTumors[J].IntegrativeCancerTherapies,,19(41):. MCC号SAN22033有效期-03-1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yy/125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