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袁瑛,女,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应用化疗、靶向和生物治疗等手段对大肠癌、胃癌、肺癌、乳癌等恶性肿瘤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遗传性大肠癌学组副组长、浙江省抗癌协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理事、浙江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等。

结直肠癌(CRC)是遗传背景最强、研究最深入的一种恶性肿瘤,约1/3患者的发生与遗传相关。Lynch综合征(以前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最常见的遗传相关的结直肠癌,分别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和1%左右。目前国际上定义家族性结直肠癌(FamilialCRC)为某个个体有一个或更多(某些定义界定为两个或更多)一级亲属和/或二级亲属是结直肠癌患者,这意味着该个体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约增加了2倍。从这个定义来看,家族性结直肠癌约占到总结直肠癌发病人数的20%,按全世界每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万和每年死亡人数超过60万的比例估算,遗传性和/或家族性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Lynch综合征的诊断

Amsterdam诊断标准Ⅰ(年):

①家系中至少有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其中1例必须是另外2例的直系亲属;②大肠癌必须累及连续的两代人;③至少有1例大肠癌患者发病早于50岁;④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Amsterdam诊断标准Ⅱ(年):

①家系中至少有3例经病理证实的HNPCC相关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和肾盂癌),其中1例必须是另外2例的直系亲属;②必须累及连续的两代人;③至少有1例患者发病早于50岁;④除外家族性腺瘤病。

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年):

家系中至少两例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其中的两例为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并且符合以下一条:①至少一例为多发性大肠癌患者(包括腺瘤);②至少一例大肠癌发病早于50岁;③家系中至少一人患HNPCC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或肾盂癌、卵巢癌、肝胆系统癌)。

Lynch综合征家系的监控和管理

对于诊断明确的Lynch综合征,除对患者本人进行相应临床干预外,应该进一步筛查他的家系成员是否为突变携带者,继而对风险不同的家系成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监控和管理,是降低这些家系成员罹患肿瘤发生风险的重中之重。

目前的数据表明:突变携带者一生中罹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是70%~80%。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在这组人群中可进行预防性结肠次全切除。如果不进行预防性手术,应建议在20~25岁时行彻底的全结肠镜检查,若该家系中最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早于30岁,那么结肠镜检查应在比最年轻的患者发病年龄早5年开始,并坚持每2~3年复查一次。若检查发现有息肉,应及早治疗,结肠镜检查应增加至每年一次。此外,还应重视监督其肠外恶性肿瘤的发生。例如,对女性而言,在开始结肠镜检查的同时或者30~35岁开始也应开始每1~2年一次的盆腔检查、B超检查、子宫内膜吸取活检和血CA检测,生育完成后的妇女可以考虑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在有胃癌或十二指肠癌患者的家系中,应从30~35岁起每1~2年做一次上消化道的内窥镜检查。在有泌尿道肿瘤患者的家系中,建议从30~35岁起每1~2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和尿液细胞学检查。

对于家系中未检测到突变的个体(即非突变携带者),应定期、多次重复基因突变筛选试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误差引起的假阴性。另外,建议从30岁起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染色体5q21-q22上的APC基因的种系突变引起。大约有1/3的FAP患者没有家族史,而表现为新的基因突变。患者常存在多发的结肠息肉,如果不治疗,患者到60岁时癌变率几乎达到%,中位恶变年龄为36岁。FAP的肠外表现还包括硬纤维瘤、肝母细胞瘤、甲状腺癌、髓母细胞瘤和其他的一些良性病变,如皮脂腺或表皮样囊肿、脂肪瘤、骨瘤、多生牙、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肥大、鼻咽纤维血管瘤。

经典型FAP患者结肠内有大于枚以上的腺瘤性息肉;而衰减型FAP患者可能只有零星数枚腺瘤,并且常常在右半结肠,这两种特征使其容易和Lynch综合征混淆。除外以上两种类型,FAP还有Gardner综合征、伴中枢神经系统髓母细胞瘤的Turcot综合征、遗传性扁平息肉综合征和遗传性硬纤维瘤病等罕见亚型。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对确诊的患者一般提倡早期根治/预防性手术治疗,预防性手术一般在17~20岁为宜。息肉愈多愈重如地毯样息肉者宜早手术,对等待手术的患者要密切肠镜随诊,以免判断延误而致发生癌变。手术方式包括结直肠全切除术加永久性回肠造瘘术,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造袋-肛门吻合术等。药物治疗方面,已有报道认为FAP虽然不能用药物治愈,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可以使息肉减少或变小,因而可用于减轻症状、推迟手术、以及减少残留直肠内息肉。

FAP患者需检测APC基因的种系突变,由于本病患者的子代患病的可能性为50%,因此其家系成员也应进行遗传性检测。对检出的突变携带者应从12~13岁开始每年行全结肠或乙状结肠镜检直至35岁。此外还包括每1~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眼科检查、牙齿和下颌骨检查,女性患者还需特别重视甲状腺检查。

更多资讯,请下载“易加医肿瘤版”APP。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马上下载吧!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yy/14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