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月评检索了.02.26-.03.25Pubmed上关于GIST的英文文献(不包括国内期刊的英文摘要),共22篇,其中中国学者文献7篇,本月论文Nishida教授对比了GIST亚洲共识与西方共识的主要异同,另外,将两篇个案报道推荐为重量级,源于婴儿GIST与孕期GIST较为少见,临床缺乏指导意见,因此,希望两个个案能为临床实践带来帮助;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教授团队再次发表源于多中心数据的文章,值得祝贺! 本次文献检索得到了诺华医学部郭海军先生、辉瑞市场部范雯霏女士的帮助与支持,特表感谢! GIST重量级 1亚洲GIST共识与全球共识有哪些异同点? ToshirouNishida DepartmentofSurgery,NationalCancerCenterHospital,Chuoku,Japan TranslGastroenterolHepatol;3:11 Nishida教授对比了亚洲GIST共识与NCCN指南及ESMO指南,评估了东西方在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异同。Nishida教授认为东西方在GIST诊治的总体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也存在些差异。(1)在总体发病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由于东亚国家胃癌发病率高,因此胃镜检查的广泛使用使得东亚国家胃GIST特别是胃小GIST检出率高于西方,但对于小GIST的处理原则是相同的;(2)病理诊断流程基本相似,但在复发风险分级,西方国家多选择AFIP分级,亚洲国家推荐调整后的NIH分级,但该分级尚未在亚洲人群进行验证,因此,基于证据提出亚洲GIST患者的危险度分级是非常必要的;(3)活检方面,亚洲国家推荐超声内镜引导下透壁穿刺活检,但西方国家推荐经皮细针穿刺,认为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并未增加肿瘤复发风险;(4)对于小GIST,亚洲国家不推荐内镜切除,同时腹腔镜推荐用于位于适宜部位的长径5cm肿瘤;(5)辅助治疗领域,ESMO与NCCN均推荐伊马替尼用于高危与中危GIST,但亚洲指南仅推荐用于高危GIST,而中危GIST辅助治疗尚缺乏足够证据;(6)对于转移性GIST,亚洲指南更加积极,推荐对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转移性GIST,多学科协作、联合手术及其它局部治疗方式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益处;(7)转移性GIST的药物治疗推荐没有明显差异,但多项数据均来自于西方国家,鉴于东方人群体重偏低,因此东方人接受TKI治疗的剂量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简评 Nishida教授尽管说亚洲共识源于日韩、中国及中国台湾的数据与观点,但文章中除了复旦大学师英强教授关于转移性GIST手术治疗的研究之外,尚无其它中国研究数据被引用,这更加提示了我们推出英文版中国GIST共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让老外了解我们的数据、我们的观点,比如对于中危GIST辅助治疗的问题,很显然Nishida教授提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中国意见,与日韩不同,中国在中危GIST辅助治疗领域还是有不少数据支持的。 3周之后的GISTour,我们将有机会为日本学者详细展示中国GIST研究数据,我们将有机会让他们惊讶于中国医生近年来在GIST领域做出的贡献!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谁来帮我把幻灯做了! (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李健教授) 2 CD在婴儿GIST中不都是阳性的 JinPengHe,JieXiongFeng. DepartmentofPediatricSurgery,TongjiHospital,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WorldJournalofPediatrics.,14:–.DOI:10.7/s---0.IF:1. 本文是一篇个案报道并文献综述,探讨了一例罕见的CD阴性的婴儿GIST,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简评 本文以一例CD阴性的婴儿GIST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对9例婴儿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 婴儿GIS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与成人GIST临床病理特点不同。现有文献报道的婴儿GIST均发生于肠道,CD阴性的比例也更高(55.6%,5/9),治疗方面均采用手术切除。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在遇到婴儿肠道占位时,即使CD阴性,也不要忽略GIST的可能。当然鉴于婴儿GIST发生率极低,也不要过于猎奇而导致误诊。对于这样极少见的病例,如果能增加一些分子检测的结果,不仅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更有利的证据,而且可以探索婴儿与成人GIST的分子特点的异同。 (医院病理科孙燕教授) 3 新的PRKAR1B-BRAF融合基因指导妊娠合并GIST患者的治疗决策 CharoLM,BurgoyneAM,FantaPT,etal.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UC圣地亚哥穆尔斯癌症中心妇科肿瘤科 JNatlComprCancNetw.,16(3):-.doi:10./jnccn... 本文报道了一例34岁的孕妇(G3P2),因在孕16周发现盆腔包块,考虑附件来源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双侧附件正常,小肠可及一14cm的实性肿瘤。手术方式采取空肠部分切除+一期吻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提示高复发风险GIST,基因检测未发现KIT/PDGFRA突变,但鉴定出一个以前未报告过的新融合基因——PRKAR1B-BRAF。基于上述发现,该孕妇术后未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最终孩子成功娩出,至今20个月,母子均健康。 简评 这是一例罕见的妊娠期GIST,至今国际上仅有11例报告。如果说一个病例就是一个故事,那这个病例是一个以圆满结局收场的喜剧故事。故事的结局是孕妇没有因病终止妊娠,得益于作者团队发现的融合基因,孕妇也没有因GIST接受药物治疗。伊马替尼治疗在第一孕期(妊娠前3个月)具有已知的致畸性。摆在这个高复发风险的GIST孕妇面前的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是无视复发风险继续妊娠,还是冒着致畸风险接受辅助治疗并继续妊娠,或是终止妊娠接受辅助治疗?好在作者团队发现了新的融合基因,更巧的是该融合基因在信号分子通路上处于伊马替尼靶点下游,提示伊马替尼治疗可能无效。因此,这个孩子虽然命运多舛,但最终还是个幸运儿。整个故事最大的英雄是谁?当然是作者研究团队。这个英雄用的是什么武器?那就是二代测序技术。最后祝这个孩子和这个伟大的母亲能够继续健康平安! (上海交通大医院胃肠外科汪明教授) 龙在江湖 1FOXO1表达与磷酸化影响GIST-T1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WangT,ZhaoH,GaoH,等 医院胃肠外科 EXPERIMENTALANDTHERAPEUTICMEDICINE,DOI:10./etm..,IF=1. 在GIST发生过程中常伴随MAPK与PI3K通路的激活,转录因子FOXO1受MAPK与PI3K通路的调控并且与多种代谢反应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GIST-T1细胞中探索FOXO1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性。研究发现,PI3K抑制剂LY及MAPK抑制剂UO均可抑制细胞的生长,并且两种抑制剂处理细胞后,细胞中FOXO1总蛋白表达水平无变化,而磷酸化FOXO1(p-FOXO1)水平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细胞发生了凋亡。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处理细胞后,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说明GIST细胞中,FOXO1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与周期。 简评 点评该文章前,先大赞下我们的帮主,连续几期文章都涉及到F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可见在分配每一期文章时,帮主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笔者认为该文章不便于点评过多,任何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但笔者不会建议学生开展这样的研究,基于文章提供的结果,得出这样一个题目很牵强,PI3K抑制剂LY或MAPK抑制剂UO的确可以抑制p-FOXO1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与G1期阻滞,但全文没有任何结果表明FOXO1表达可以影响细胞增殖与凋亡。 (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高静副研究员) 2 婚姻状态对GIST生存的影响:一项SEER数据分析 WeiSongandChuanTian.GastroenterologyResearchandPractice.Volume,ArticleID,8p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