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与此同时,疫情在全球却正在蔓延。受疫情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近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更进一步波及国际金融市场。3月9日,美股开盘暴跌,标普指数下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多国股市受此影响下挫。相较而言,中国金融市场整体表现稳健,人民币资产相对坚挺。自2月3日A股节后开市至今,标普指数跌幅近8%,而沪指仅回调约1%,较为稳定;人民币也成为新兴市场货币中表现最佳的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如何看待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下中国金融市场却走出了稳健的“独立行情”?应当说,这种稳健,并不仅仅是短期表现,更是长期趋势。疫情不会改变我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长期趋势,这背后有着我国经济良好基本面与强大韧性的有力支撑。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诱因。我国金融市场之所以能够顶住压力,是因为在应对疫情上,我国政府以果断有力的姿态,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并稳步好转。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表现出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这是短期内我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信心来源。2月3日,A股顶住压力,如期开市,经历了短暂波动后恢复正常。这正是由于上下齐心的防控使市场对战“疫”必将成功充满信心,对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国的宏观政策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适配性和有效性。政策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