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尚志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前院长,有“香港微创手术之父”之称,在香港是人尽皆知的外科医生。他50岁时辞去一切公职,开始了传奇的另一种人生——以身示教,治学育人,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过上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钟尚志教授曾在他的《刀下留人》(英文版名为:TheKindestCut)《刀下晴空》中讲述了自己在香港和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爱尔兰从医的见闻、经验和思考,幽默豁达,举重若轻。今逢“医师节”,分享其中的几个片段,致敬医生的同时,也请大家爱护身体,日日健康。

*以下文章选自《刀下晴空:志在行医的日子2》,转载请注明出处。

1胃痛

最常见的病,最令医生束手无策。

到肠胃科或消化外科求诊的,以腹痛的病人最多。溃疡、胆石、肿瘤及其他林林总总、数之不尽的病皆可以引起腹痛,可是,总有超过一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他们感到腹部不舒服,还有腹胀、作闷、食欲不振、打嗝等症状,可是身体检查、验血都正常。内镜之下,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也是正常,没有发炎、溃疡或肿瘤。超声或电脑扫描也看不到胆囊有结石或其他器官有肿瘤。

“坏鬼书生多别字”,不明原因的病也有很多名字。“胃抽筋”也许能贴切形容患者的感受,但没有客观证据证实胃的肌肉痉挛。而“消化不良”是个笼统的名称,但那些病人消化食物的过程没有问题,而他们也没有营养不良。在用X光及钡餐照胃的年代,医生发现有些病人站起来时,胃可以降到近盘骨。胃的位置和胃痛没有关系,“胃下垂”这名字也随着年代湮灭了。也许最合适的名字是“肠易激症候群”(IrritableBowelSyndrome),因为最合理的解释是那些病人的胃肠较敏感,而病人的中枢神经把胃肠较混乱的信号误认作痛楚。其实,胃痛和心情极有关系:精神紧张、有压力、不开心时特别容易发作。

在巴布新几内亚指导当地医生做胃肠镜手术

有些人老是担心患了绝症,只要医生能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肚子内没有祸患,症状就能舒缓。有些人吃了某些食物就会胃痛,知道了就可避免。中和胃酸的药物、制酸剂、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吸气剂如活性炭也有一定的疗效。

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境开朗,别整天留意和担心胃肠发出的信号。

2他山之石

在都柏林念书的时候,师长曾以五个“F”来形容有胆结石的病人——Fair-Fat-Fertile-FemaleofForty,即皮肤白皙、肥胖、子女众多的四十岁女人。她们的胆石成分以胆固醇为主,呈珍珠白,在胆囊里生成。平日石头养在胆囊里相安无事,当吃了肥腻食物后,胆囊收缩,石头卡在胆囊的出口,便会引起上腹剧痛。

医院培训的时候,遇上另一种在爱尔兰没见过的胆石。那些石头在胆管内生成,主要的成分是胆红素,软软的像泥巴一样,石内含有大量细菌。石头把胆管堵塞了,会引起右上腹痛;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则形成黄疸;加上细菌感染,病人会发高烧,加起来叫夏科氏三联征(Charcot’striad),是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胆管炎病发的来势,远比胆囊结石凶险。若胆管的阻塞得不到舒缓,胆道内的压力增加,感染了细菌的胆汁倒流入血,立即引起血中毒。此时病人除了夏科氏三联征之外,另加上血压降低(休克)及神志不清两项,成为雷诺(Reynold)氏五联征,性命悬于一线。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起东方型胆管炎(OrientalCholangitis)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曾令初出茅庐的我手足无措。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现在香港胆石的成分已和西方国家看齐。泥状的原发胆管结石远不如当年普遍,只是在年近古稀的病人或新移民中偶有发现。

3无声狗

“我都冇觉得痛,点惗到竟然系个毒瘤?(我都没觉得痛,怎么会想到竟然是个毒瘤?)”这个疑问困惑了很多患肿瘤的病人。

在大自然中,痛楚是危险的警号,提醒动物立刻走避。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疼痛和严重性是挂钩的。我们肚痛会马上求医。不引起疼痛的肿瘤,却往往被患者忽略,不到病入膏肓不求诊。

以胆管梗阻为例,胆石嵌顿引起阻塞,石头卡住胆管的出口,胆汁不能排出,胆道里的压力会突然增加,患者痛得死去活来,医院急症室求诊。由于胆汁潴留的时间不太长,病人的黄疸一般不会太严重。

至于胆管癌引起的胆管梗阻却是逐渐来的:随着在胆管的肿瘤慢慢长大,梗阻逐步形成,黄疸也逐渐加深。因为病情发展得慢,也没有疼痛,数星期甚至数月下来,眼白慢慢变成深黄色,也未发觉出事,很多时候是其家人或朋友先留意到,才叮嘱快点找医生诊治。

当年没有电脑扫描、核磁共振和胆道窥镜,手术前的诊断只能靠教授的判断。我的外科启蒙老师高伦教授告诉我们,胆管梗阻的病人,黄疸轻的是胆结石症,黄得面如金纸的是癌病。当年在手术台上把肚皮打开,十次有九次,高伦教授的临床诊断是正确的。来势汹汹的急症,不一定是最严重的。症状不明显的,却往往能杀人于无形。俗语有云:“无声狗,咬死人!”信焉!4不可不戒

从年到年短短四分之一世纪,英国的男性肺癌死亡率飙升了十倍。当年有些零星临床资料,提示肺癌和吸烟可能有关。可是那时候英国的男人有八成以上是烟民,大家都不愿听香烟的坏话,而把矛头指向污染空气的煤烟、汽车排出的废气和马路上的柏油。

英国两位流行病学家希尔(AustinBradfordHill)和多尔(RichardDoll)在年进行了一项别开生面的研究。他们发问卷给全英国的注册医生,记录了他们吸烟的习惯,然后跟进,直到他们去世。他们挑选医生作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三:首先,医生有专业的培训,该能准确地记录自己抽烟的历史。其次,医生若要续牌,每年都要向医务委员会申请,较易跟踪。还有,医生近水楼台,该能得到较贴身的医疗,死亡证上的死因相对准确。

研究人员每隔数年或十数年做一次分析,然后把资料公之于世。第一轮的分析,已显示吸烟和肺癌的因果关系十分清晰,无可抵赖。较长时间的随访,更证实持续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当初的想象。烟民会因抽烟减寿十年。除了肺癌,肺气肿和心脏病都是烟民杀手。

年参加研究的多名英国医生中,只有17%从不吸烟,但大多数医生已在不同时段戒了烟。研究人员分析了戒烟的影响:若三十岁已戒烟,存活率和非烟民并无分别;四五十岁戒烟,分别可多活九年和六年。六十岁的老烟枪戒烟也未太迟,仍可以添寿三年。

多尔自己也是烟民。三十七岁时戒了烟。年他九十一岁,亲自主持跟踪了五十年的英国医生吸烟研究的最后一次资料发布;同年荣获邵逸夫奖,是首届生命科学及医学奖得主之一。他于年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5肠癌

香港近年大肠癌的病发率节节上升。根据医管局癌症数据中心年的统计数字,大肠癌有例,取代了肺癌成为香港最常见的癌症。然而,我在年至年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当了三年外科医生,见过不少奇难杂症,却没有碰过一例大肠癌。

饮食习惯和大肠癌有很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常吃红肉和动物脂肪、低纤维的食物,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而土人的传统食物是香蕉、芋头和西米,猪肉是喜庆节日才能享用的奢侈品。直至近年当地开发天然气,经济稍有改善,炸鸡、薯条和汉堡包随即进驻,当地医生告诉我,过去十年已见零星的大肠癌个案。

直系亲属有一人患过大肠癌,风险加倍;有两人患过大肠癌,风险是四倍。亲属得病时年纪越轻,风险越高。有些罕见的遗传病,如“家族性大肠息肉症”(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患者的大肠长出无数息肉,未到中年就会演变成大肠癌,要趁早切除大肠才能预防。

大肠癌是大肠息肉衍生而成的。息肉是在肠的黏膜上长得像小蘑菇的东西。从小息肉演化成癌要近十年。所以,只要在息肉变癌之前,用大肠镜以金属圈套着小蘑菇,通电把息肉切除,就能避免肠癌。

年届五十,是时候检查一下大肠了;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该早点“照一照”。

6听筒

挂在颈项上的听诊器,是医生的身份象征。当年还是医学生时,第一次拿起属于自己的听筒时那份雀跃,至今仍清楚记得。

听诊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功夫。扑通、扑通的心跳声,是心瓣关闭时发出的声音。凭着心跳的节奏、声音的大小和血液流过心瓣时发出的声音,有经验的医生就能知道心脏是否出了问题,甚至能判断哪一个心瓣不妥:是心瓣狭窄令血液不能顺畅地通过,还是心瓣关不牢让血液反流。

要听诊准确,光靠一个昂贵的听筒是不行的。病人的体位、坐姿、呼吸亦要一丝不苟。医生拿听筒的手势,是用听筒钟形的一面还是带膜的一面,是轻轻放在胸膛上还是稍加压力也要讲究。最要紧的,还是经年累月积聚的临床经验。

位于伦敦HammersmithHospital的皇家医科进修学院(RoyalPostgraduateMedicalSchool)在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医学的少林寺。我念书的时候有幸在那里进修心脏科。带我的是蜚声世界的小儿心脏专家史密夫教授。她满头花发,不修边幅,如果不是挂在她颈上的专为小儿听诊用的红色小听筒,真会以为她是病房管茶水的阿婶。

史密夫教授叫病人坐起、稍微向前倾,指着胸骨右面并吩咐我:“让他呼气,再听这里。”我知道这是聆听主动脉瓣反流的标准体位,但却怎样也听不到那心脏舒张期出现的高频杂音。

“老太婆的听觉不会比年轻人好。扑通呵、扑通呵,这‘呵’我能听到,而你听不到,肯定不是因为我耳朵比你灵,而是因为我知道我要聆听什么,而你却不清楚怎样去听。年轻人,这是水磨功夫,努力吧!”史密夫教授目光如炬。

近年来听筒已逐渐沦为医生身上的饰物。随便把听筒在病人身上印两下,甚至连耳筒有没有放进耳朵里也不太在意,这不是听诊,这是敷衍,是装腔作势,是“扮嘢”(装样子)!

7KISS

第四次到东帝汶,任务是替将完成培训的准外科医生补习,帮助他们准备外科文凭考试。

别的不敢夸口,考试确实是我的强项。医学院大大小小的考试及外科的专业考试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潜水资格、船牌及滑翔伞飞行执照也是一次通过顺利考到,只有在考电单车执照时屡遇滑铁卢,路试要第四次才通过。

那次考生只有三名:雷蒙在斐济群岛医学院念医科,祖儿及亚布在古巴习医。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月,要把外科全部课程重新教一遍是不可能的,只能选考试最常遇到的问题复习。事急马行田,我决定以传授考试技巧为这次教学的重点。

在东帝汶抢救外伤病人的学习班上,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作为临床实习模型

我为三位准外科大夫放的第一张幻灯片是孔雀开屏,提醒他们考试是表现实力的时候。临床考试着重口试和对答,讷于言而敏于行是正确的工作态度,但临床考试时要主动,把本领展示给考官看。

第二张幻灯片是接吻的照片。KISS即是“keepitsimple,sweetie”,凡事要从最简单开始,抽丝剥茧,由浅入深。报告病历要有条理,从病者的症状开始,接着是检查身体的发现,然后才轮到实验室的检验报告及X光结果;只顾验血报告而忽略了病人是本末倒置。回答问题,也应先讲述最基本的、大家熟知和认同的基本原则,最后才提到最新的理论和发现。

每当考生不按牌理出牌,我就会摸摸嘴唇,提醒他们要记着KISS原则。离开东帝汶的时候,“keepitsimple,sweetie”已成为三位准外科医生的口头禅。

8一团火到学校为学生讲课,同学们最常提出的问题是:“要当一个好医生需要什么条件?”子女有意习医,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鼓励。饱经战乱的老爸,当年曾对我说:“学医好,世界怎样变也不用愁没饭吃!”医学院门槛高,同学们都担心自己的成绩能否达到医学院的入学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是否有条件当个好医生。医学院的功课诚然繁重,但都是水磨功夫,不需什么天分。能跨过医学院的门槛的,只要肯下苦功不放弃,不用担心被“踢出校”。“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今医学院的男女比例是1∶1,师弟师妹们都要认真想想是否能以“悬壶济世”作为终身事业。“仁心仁术”是候诊室里挂得最多的牌匾。行医最重要的是医德,还是医术?光是一片好心,但医术不济,是庸医。金庸在《笑傲江湖》里说得好,“庸医杀人,多于刀剑之下”。医术通神,但只顾私利,不以病人的福祉为依归,在病人和家属最无助、最彷徨的时候敛财,更令人齿冷。比医术和医德还重要的,就是心中的那团火!钟尚志在上海钟书阁主持读者分享会这团火是什么呢?就是激情,就是爱心,就是对生命的执着,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就是“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恻隐之心。就是这团火,鞭策我们在通宵当值后、疲不能兴时仍坚持到病房查房;就是这团火,令我们为每个垂死的病人奋战到最后一口气。在现代社会的大都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当医生的,在“医疗事故”“医患纠纷”“临床指引”的重压之下,容易迷失方向,变得很会保护自己,很机械,很冷漠。要保持心中那一团火不熄灭,才能维持对专业的执着、对病者的热诚。这是当今为人医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刀下晴空——志在行医的日子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作者:钟尚志著

年8月出版

定价:35.00元

香港著名外科医生钟尚志教授的随笔小品篇,分“严师高徒”“病理浅释”“悬壶偶拾”“杏林纪事”四部分,其中,既有钟医生早年在爱尔兰学医,后来在香港行医、教学的感悟心得,也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行医、教学的经验和见闻,更有面向普通大众的常见病释义和医学领域的一些趣史轶闻。读来既轻松有趣,又有额外的收获。

刀下留人——志在行医的日子

钟尚志著

年1月出版

定价:26.00

本书讲述了作者钟尚志行医三十载所经历的趣事、怪事和憾事,笔调风趣,娓娓道来。全书以医生和病人面对疾病、死亡的生命态度为经,以各种常见疾病的病理分析为纬,勾勒出手术刀下一幕幕或使人会心微笑、或令人喟然掩卷的人生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有志于悬壶济世的年轻人”,也为想一窥“医生”这个神圣又神秘的职业的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作者简介

钟尚志,香港著名外科医生。早年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年学成于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医院外科,年加入刚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并拓展内窥镜手术,医院的内镜中心蜚声国际。三十九岁时晋升为外科教授,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最年轻的讲座教授。年当选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任内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受学生爱戴。“非典”肆虐时,向媒体披露疫情已进入社区,为广大市民称颂。年辞去香港一切职务,只身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出任当地医学院的外科教授。年回港,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推荐序一钟爱医术尚崇医德志在后人

李兆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年春节前,几乎全国普降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大雪,包括上海这个南方大都市,也是第一次下如此的鹅毛大雪。站在窗前,眺望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大街小巷,特别惊喜,常言道,瑞雪兆丰年,新的一年,必有喜事来临。

果然,我科柏愚副教授告知,钟尚志教授发邮件给我。读罢邮件,我一口气读完了他的《刀下晴空》新书样稿,随即又翻阅了他以前出版的《刀下留人》及《刀下再留人》。钟教授的“刀下人生”通过这百余篇文学小品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以风趣诙谐而又轻松的笔触,将四十余年行医历程中酸甜苦辣感受与读者分享,而其中对医学、病患和社会的赤子之心更是令人感动。

这也促使我回忆起与钟教授相识、相知二十五年的那些岁月,还有我们所共同留下的美好回忆。钟教授待病人如亲人,待学生如良师,待同道如益友,可以称得上我们所敬仰的一面旗帜。

钟教授是一名公认的世界医学大师,是亚太地区内镜领域的开创者,被誉为“香港内窥镜之父”,由他开创的新技术享誉海内外。秉持着仁心仁术的理念和精湛的技艺,凭借一刀一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钟教授也是一名崇尚医德、不畏艰险、医院管理者。“非典”抗疫,他是人民健康战线上的卫士、民族英雄;援巴义诊,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和国际和平使者。

钟教授更是一名深受爱戴、治学严谨、敢于创新的医学教育家。他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全球。尤其是对中国内镜医师的培养,更是功不可没。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便向内地医学界推荐内镜技术,无数次手术演示,手把手指导、培养了大量内镜医师。可以说,中国内地消化内镜技术能有今天的大发展,与他息息相关。

“钟爱医术、尚崇医德、志在后人”,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钟尚志教授。

怀着对钟教授的敬佩之情,我有幸在出版发行前,先拜读了这部精彩的作品。此书共收集了钟教授四十多年行医经历的精彩片段,共有“严师高徒”“病理浅释”“悬壶偶拾”“杏林纪事”四个部分。

从书中我感受到钟教授不只是在回忆自己的从医经历,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医历程与经验,能影响更多的医学同行。无论是书中对于临床医生“十年磨一剑,苦练一万小时”的鼓励,对病人要“平等对待,坐下来谈谈”的期待,还是对“教学八小时、临床八小时、科研八小时,一天正好二十四小时”的谐谑,都让人感觉到作为医者要保持心中那一团对专业执着、对病人热情而“永不熄灭的火焰”。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们可以悟出钟教授多年来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原则和高尚情操,并学以致用。

在此,我郑重向广大医学同道及有志从事医学事业的学生们推荐此书,希望本书能影响、启迪更多青年一辈的后起之秀。

推荐序二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

李闻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尚志教授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前院长,抗“非典”的英雄之一,有“香港微创手术之父”之称。他于年五十岁时辞去一切公职,开始他传奇的另一种人生——以身示教治学育人,过上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他迄今只带过两名博士,鄙人很荣幸成为他的第一个弟子。我最近为了给我的学生和进修医生讲课,向钟教授求证,二十年前为何选择了我,一名内科医生,作为他外科教授的第一名博士学生。记得年5月我第一次走医院内镜中心的时候,很多人都围过来,看钟教授的第一个学生是何许人也。大家都非常好奇,因为他眼光挑剔,一直没带学生;不是没人报考,而是他都不满意。说起他当初选我的缘由,他说他喜欢我“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恍然大悟,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幕——香港回归之前的年我赴香港短期进修学习,准确地讲只能算参观,只让看,不让做。

记得有一天钟教授给一位胆管结石患者做内镜取石手术(ERCP),因胆管内石头太大,切口小,一时无法取出,嵌顿在了开口处。教授使尽全身解数,却取不出来结石,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卡得死死的。更换机械碎石器,也无济于事。只见钟教授满头大汗,围观的医生护士都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静观,谁也不敢喘大气,更不敢发出一点响动。我之前没见过这种手术,没有任何经验,却直接问教授:“如果石头取不出来怎么办?”钟教授说:“只能开刀了。”我又问:“既然石头大,碎不掉,能把切口继续切大点吗?”他说:“切口已经到了极限,再切很容易穿孔,太危险。”我没有注意到旁边围观的医生和护士们惊愕的眼神,继续说:“反正最坏的结果是手术,不如扩大切口搏一下。万一没穿孔,就不用手术了。即使穿孔了,再手术也不迟。”钟教授汗流浃背,扭头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后来我才知道,“教授”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是至高无上的,乃是权威的象征,没人敢向“教授”提出建议。只有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教授谏言。可也正是因为这次“短兵相接”,我博得了钟教授的赏识,才有了我之后的香港学习历程。

关于医学方面,他有很多名言——

做一名好医生,最重要的是要能清楚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懂得患者的文化,我看不懂baseball(棒球),不知道什么叫home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zl/84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