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令人开心的报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基底部未侵犯。"看到这个病理报告的时候,消化内科樊大明主任和团队人员都笑了。

"太好了,这样咱们就是把它根除了,幸亏这名患者及时做了肠镜检查,如果晚个一年半载,不知道会发展到哪一步!"樊主任感慨的说。

今年71岁的张爷爷(化名)反复便秘、腹泻一年多。饭量也逐渐减少,身体日渐消瘦。家人担心他胃肠道有病变,强烈要求医院做胃肠镜检查。张爷爷一开始还对胃肠镜检查很抵触。

在了解的张爷爷的病情后,樊主任安排张爷爷做肠镜检查。

一切准备就绪后,樊主任开始了肠镜检查,刚刚进镜7cm,一个庞然大物就出现在面前。肠镜下看到一个3cm×5cm大小的亚蒂息肉样增生物,表面像菜花一样不规则,部分充血、糜烂。

内镜下的息肉

内镜下的息肉

经过与患者家属解释沟通后,樊主任决定内镜下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术。

手术很顺利,不一会的功夫这个庞然大物就被解决掉了,术后用钛夹夹闭创口。

创面

钛夹夹闭创口

张爷爷在术后看到自己的报告结果和听完樊主任的解释后,顿时傻眼,好在他来做了肠镜,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肠道里的潜伏者

乙状结肠管状腺瘤是最常见的乙状结肠息肉。

肠道息肉就像一个"潜伏者",冷静而嗜血,静静的潜伏在我们的肠道内,默不作声,悄悄的积蓄着力量,三年、五年、十年,待到时机成熟,就会露出獠牙,吞噬我们鲜活的生命。想要揪出这些"潜伏者",我们要有健康查体的意识,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把病变消灭于萌芽状态,不给其长期潜伏的机会,为肠治(子)久安提供有力保障!现在这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了,对于我们要求的定期复查,他很痛快的就答应啦。记住这“两多一少”为什么会长肠息肉?至今仍不清楚。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等人群发生息肉风险较高,饮食也是肠息肉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当饮食会增加肠息肉风险,恰当食物又能预防息肉发生、阻止发展、降低复发和癌变机会。少吃红肉少吃动物脂肪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多食五颜六色的蔬菜END医院消化内科医院消化内科是较早设立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拥有技术精湛的人才团队,在樊大明主任带领下开展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现开设病房47张,拥有进口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十二指肠镜,能准确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的病变外,还能进行各种内镜下治疗,包括胃息肉电切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急诊止血等内镜下治疗。另外,通过ERCP能解决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消化系统早癌的筛查,放大染色内镜和内镜精查及内镜下EMR(粘膜切除术)、ESD(粘膜剥离术)等手术,内镜套扎术解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各类疾病、内痔套扎术等内镜下微、无创操作治疗。?医院消化内科知名专家每月坐诊我院?

张建武

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特长:擅长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炎症,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精于消化内镜的诊疗操作,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

坐诊时间:具体时间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109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