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胃神经内分泌瘤是一类罕见的胃肠肿瘤,它的治疗也一直是临床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顾问委员会委员,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CSNET)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华消化杂志通讯编委,专注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和研究 病例讨论石XX,女,43岁 主诉:反复腹胀、腹痛、腹泻、呕吐6年余。 既往史:6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具体不详,未予诊治。余无特殊。 个人史:无特殊。 月经婚育史:38岁绝经。已婚,育1子,体健。 家族史:父亲因“胃癌”去世,具体不详,母亲体健,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胃镜(-4-25,外院):食管中下段纵形条状糜烂;贲门后壁见大小约1.0*2.0cm溃疡,底覆白苔,周边红肿;胃底、胃体、胃角粘膜粗糙,弥漫大小不等息肉样隆起,胃窦粘膜潮红,大弯侧近幽门见大小约1.0*1.5cm溃疡,中央见息肉样隆起;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弥漫息肉样隆起,表面粗糙。 病理(-4-28,外院):(胃底、体)粘膜慢性炎,其中见小灶致密细胞增生,疑为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CK、Syn、CgA、CD56(+),Vimentin(-),Ki-67(-)。 胃镜(-5-18,我院):贲门见一不规则溃疡。胃底、胃体粘膜皱襞粗大,广泛红肿,部分呈息肉样隆起。胃窦粘膜见数个小息肉,约3-5mm大小,部分伴少许糜烂。十二指肠球部见多个粘膜红肿斑,部分呈息肉样隆起。 患者进一步应进行哪些影像检查?A.超声胃镜 B.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C.CT D.MRI E.PET-CT 超声胃镜(-5-18):胃体胃底粘膜广泛肿胀隆起,皱襞增粗,部分呈息肉样隆起。十二指肠球部也见类似胃体改变。超声扫描:胃底体扫描示胃壁增厚,达6mm。十二指肠壁增厚,回声增强。胰颈部见一个可疑低回声病变,2cm*2.2cm大小,似与肝左叶相连。胰体见二个低回声病变,一个约1.1cm*0.9cm大小,一个约0.9cm*0.8cm大小,并与囊性病变相连,后者约1.3cm*0.7cm大小,内呈乳头样凸起。以上病变均血供少。:1、胰体低回声病变(PNET可能)。2、胃体粘膜增厚3、十二指肠壁增厚。 头颈部+胸腹盆CT平扫+增强(-5-19):1.颅骨及斜坡、部分椎体多发病灶,考虑转移性肿瘤。2.甲状腺左侧叶及右侧甲状旁腺结节灶、胃体部黏膜广泛性明显增厚。3.动脉期肝内多发强化结节,未排除转移瘤,建议MRI协诊。4.双侧肾上腺多发结节。以上CT表现,结合临床,考虑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病理(-5-19,我院):胃窦息肉;胃窦粘膜慢性炎,局部粘膜内可见胞浆红染的卵圆形细胞增生。免疫组化:CK、Syn、CgA、CD56(+),M-CEA(-),Grastrin(-),Ki-67约5%(+)。诊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2。余胃窦胃体胃底粘膜未见萎缩、增生等改变。 病理(-5-25,我院):肝穿刺病理:团状分布的轻度异型细胞,瘤细胞中等偏大,胞浆丰富,嗜酸或略嗜碱性;免疫组化:Ki-67约1%(+)。符合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G1。 患者进一步应进行哪些标记物检测?A.胃泌素 B.嗜铬素A C.胃酸测定 D.甲状旁腺素及血钙 E.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轴激素 胃泌素:.4pg/ml(0-) CgA:.0ng/ml(0-95) 甲状旁腺素:.70(12-88) 血钙:3.0(2.10-2.60) 生长激素(GH):10.40ug/L(0-10) 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 T3、T4:正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正常 皮质醇:29.78ug/dL(2.90-19.40) 卵泡刺激素(FSH):1.05IU/L(16.74-.59) 黄体生成素(LH):0.59IU/L(10.87-58.64) 睾酮(T):0.08ng/mL(0.1-0.9) 孕酮(P):1.47ng/mL(0.08-0.78) 雌二醇(E2):正常 泌乳素(PRL):.22ng/mL(2.74-19.64) 糖化血红蛋白:14.50(4.40-6.40) 血糖:18.0(2.9-6.0) 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正常 总胆固醇CHOL:7.8mmol/L↑(3.1-5.7) 甘油三脂TG:6.00mmol/L↑(0.56-1.71) 低密度胆固醇LDL-c:4.50mmol/L↑(0-3.7) 脂蛋白a(LP-a):mg/L↑(0-) ALT:U/L(1-40) AST:96U/L(1-37) ALP:U/L(1-) 诊断结合NCCN指南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MEN-1)的定义及版ENETS指南对胃NEN的分型,陈教授认为患者的诊断为: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MEN1)2、胃神经内分泌瘤,2型,G2级并肝、骨多发转移(IV期)3、继发性高脂血症4、继发性糖尿病 思考:诊断尚存在的问题●胃泌素瘤的进一步定位?EUS发现胰腺病灶,但未被CT进一步证实 下一步我们可做的检查有:MRI,生长抑素受体显像,68Ga-PET-CT等 ●肝转移病灶一定是胃NET转移吗? 需要进一步检测免疫表型,确定免疫表型也与胃NET一致 ●未做MEN-1基因检测 ●未做胃PH测定 ●临床上有胃泌素瘤的典型表现但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不明显,如何解释? 对此,陈教授认为 治疗结果大剂量PPI+SSA治疗,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 功能性内分泌腺瘤建议尽可能手术切除 治疗小结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罕见的胃肠肿瘤,临床表现不一,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医生在诊治这类患者时应更为谨慎,通过细致而全面的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治疗,细心进行甄别,明确诊断,对症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白癜风治愈哪里能治愈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16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