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肝病中心医院 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检出率日益增高,已成为胆囊常见疾病。在健康体检或门诊检查时,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被检查者常常担心不已:良性还是恶性?会恶变吗?要不要治疗? 什么是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突起的一类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也称之为胆囊隆起性病变。为方便起见,可将经B超检查发现的息肉样病变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和息肉型早期胆囊癌。 1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 在超声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可占到60%以上。B超影像学特征为多发,直径多10mm,主病变常位于胆囊体部,多为强回声,有时可见散在微弱声影,调整体位可见摆幅很大,有棉线样细蒂悬垂于胆囊腔内。 80%以上的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可间隔6-12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如存在明显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症状或继发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时,可选择胆囊切除术。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 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主要包括腺瘤、腺肌瘤、炎症息肉,其他少见的有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异位胰腺等、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总数的1/3。超声检查对胆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可达57%,但多数情况下,仅仅依赖超声检查明确息肉的病理性质非常困难。 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如腺瘤和腺肌瘤等均有癌变可能,其中腺瘤的癌变率约为10%。恶性息肉以单发多见,61%-94%的良性息肉样病变直径10mm,88%恶性病变直径10mm。其他如年龄大于50岁、合并胆囊结石、病变快速增大等也被认为是恶性病变的特征性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如存在明显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症状或单发病变直径大于10mm,可选择胆囊切除术。 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 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1%-10%,可分为乳头型和结节型,以腺癌多见,约占85%。怀疑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伙或病变快速增大者,应限期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症状吗?大部分无症状,而是在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的。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患者可引起梗阻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 哪些人容易得胆囊息肉?1.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人; 2.经常饮酒及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人; 3.生活和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烦躁易怒。情绪抑郁、体育活动较少的人; 4.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的人。 胆囊息肉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饮食宜清淡、规律,不能暴饮暴食、禁高脂、高胆固醇、酒类食物。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都和胆囊息肉形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应尽量避免,另外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与胆囊息肉的形成也可能有关系,应尽量避免。 切除胆囊会对身体有影响吗?总体来说,胆囊切除对身体影响并不是很大,可能存在的影响有: 1.手术后一段时间内的肠蠕动加快,排便次数增多; 2.十二指肠液可向胃反流,或胃液向食管反流; 3.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增加; 4.胆囊切除术术中导致胆管损伤 长按下方南昌白癜风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