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地球人,在肿瘤这种疾病的魔爪几乎伸进每家每户的时候,在自然界的这股神奇的力量面前,你是否和我一样,感到恐惧和深深的无力感。 “我会得肿瘤吗?”随着年龄飞涨、健康渐衰,我们都可能会这样战战兢兢地发问。 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遗传因素、感染病毒、放射线、紫外线、接触致癌物质、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其中遗传因素,就是北北今天主要想谈谈的“遗传易感性”。 通常我们认为肿瘤不是一种遗传病。我们通常认为由基因的缺陷决定的疾病是遗传病,比方说血友病,如果携带了缺陷的基因,那么不论贵为欧洲皇室还是穷得食不果腹,一生都将被这种顽疾困扰。肿瘤不是一种遗传病的意思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你带有某些缺陷的基因,也不意味着你百分百会患病,但可以增加你患病的机会。我们将这种导致肿瘤患病机会增加的基因称为“易感基因” 但是,在少部分特殊的情况下,肿瘤也可以表现地像遗传病。举个明星基因的例子——BRCA1,如果mm携带了缺陷的BRCA1,那么她的一生遭受乳腺癌及卵巢癌的不幸的几率就很高,分别为87%和50%。BRCA1编码的蛋白据有抑癌的功能,当它发生突变时,导致这种抑癌功能的缺失,细胞发生癌变。再比如,APC基因突变,它可以导致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的发生,由于病人的结肠多发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都会恶变,发展为结肠癌。但大部分易感基因的力量都没有BRCA1及APC强大,它们只是增加患癌的可能性,这些基因的携带者可能比普通人对坏境的致癌刺激更加敏感。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普通人能通过检测基因来预测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吗?这件事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实现它则需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下。一是准确和较低成本的测序技术;二是对获取的基因信息的合理阐释。前者的实现并不困难,而后者则困难重重。 目前通过易感基因检测来预测罹患肿瘤风险,因为美丽的好莱坞影星的安吉丽娜朱莉的检测到自己BRCA1基因突变而预防性切除双乳的壮举而广为人知。以23ANDme公司为代表的诸多“私人基因公司”也十分卖力地进行这一项业务。那么这些检测是如何进行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北北想要预测患乳癌的风险。针对乳腺癌预测服务,基因检测公司将依据现有的研究报道,将成千上万与乳癌相关的易感基因制作形成一个基因检测库,接着北北的样本就会用于用于检测这些基因,得到的结果进过一系列的分析计算最后估算出风险。 这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服务,却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基因的功能,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地解析,但研究地越多,越觉得这是一个迷,当我们将一个基因贴上“肿瘤易感基因”的标签时,实际上是非常惶恐的决定。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很难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基因世界也是如此,它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人心,是很难被轻易地断定为“易感基因”的。另外,依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创建的估算患病风险的计算模型,也不像1+1=2的算术一样确定无误,它只是建立在统计和概率的基础上的模糊估计。预测一旦失误,而人们因为惧怕患癌而采取的治疗措施造成的健康损失,却无法弥补。因此审慎如FDA,选择叫停23ANDme公司,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即使直接测定一个人的基因,对于预测这个人的患癌风险都如此困难。那么依据一个人家族的肿瘤患病史,来估计他的患癌风险则更加困难。 我们试图通过基因了解自身,掌控疾病命运,却不得不因为看不穿、研究不透陷入深深的迷茫。但愿将来即使有一日,基因预测技术终于洞悉一切,而与此匹配地,我们有勇气积极面对——我知道的基因不好,但我愿意通过更好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而不是因为提前获知了患病的未来,而陷入恐惧和深深的无力中。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36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