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作者:王少克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庄王村卫生室

乳腺疾病是一种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想远离乳腺疾病,你需要先学会识别它,做到尽早预防尽早治疗。

1.急性乳腺炎口诀

急性乳腺化脓炎金葡链球菌感染多发产后哺乳期尤其初产妇多见乳头皲裂细菌侵进入淋巴而感染患侧乳房多胀痛部位多在外下限局部红肿和热疼脓肿形成波动感同侧腋窝淋巴肿数天化脓压疼见寒战高热食欲差血象增高是特点超声查有液平段穿刺排脓可愈痊

解释急性乳腺炎(acut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临床特征1.患侧乳房疼痛,炎症部位多位于乳房的外下象限2.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痛性硬块,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3.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常在数天内化脓。压痛。4.可有寒战、高热、倦怠及食欲不佳等症状。血白细胞增多。5.超声波检查有液平段,穿刺抽出脓液。

2.乳晕漏管乳腺炎

乳晕瘘管乳腺炎未婚二十女青年多半乳头有内翻还有畸形和内陷晕下肿疼多局限晕旁红肿化脓见乳头溢液粉刺样少许脓液臭味辩晕旁破溃成瘘口反复发作几十年柱状上皮输乳管鳞状化生成角栓堵塞输乳导管腔形成门口诱发炎

解释临床特点:主要发生于非哺乳期,尤其未婚20岁少女,多半有乳头内陷、内翻等乳头发育不良畸形。

乳晕下肿块、疼痛、乳晕旁红肿、化脓、破溃。乳头溢液,粉刺样分泌物,有臭味,或有少许脓液。乳晕下形成脓肿,常在乳晕旁或附近破溃,形成瘘管的外口。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病史可长达30年。病理上是乳头内输乳管上皮鳞状化生,就是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类同皮肤不断角化,形成角栓,阻塞导管腔,诱发炎症,形成瘘管的内口。

手术时如果不能切除鳞状化生的瘘管内口,就必然复发。

3.肉芽肿性乳腺炎口诀

肉芽肿性乳腺炎年龄三十是经产乳晕区外单乳房外上象限常多见肿块先疼肤后红边界不清多粘连同侧腋窝淋巴肿少有发热病程短肿块迅速可增大反复发作是特点并发脓肿瘘道成腿长红斑小叶炎

解释临床表现:a年龄:好发于经产妇女,多有哺乳经历,平均年龄34.6岁;b部位:多单侧,外上象限多见,除乳晕区外其他乳腺部位均可发生;c表现:肿块不痛或先剧痛,表面皮肤不红或微红,质硬,边界不清,常与皮肤或周围组织粘连,并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但少有发热等全身症状;d病程短,肿块常于短期内迅速增大,且反复发作;并发症:可并发脓肿、溃疡或瘘道形成;腿上长红斑。肉芽小叶炎

4.[浆细胞性乳腺炎口诀]

浆液细胞性乳腺慢性非细菌性炎导管上皮多增生大量脂质刺导管炎症侵润纤维增好发五十中老年局部红肿和热疼消炎无效是特点乳房肿块大变小边界不清肤粘连不侵肌层不固定可与乳癌来相鉴乳头溢液淡黄色涂片浆细胞可见早期同侧淋巴肿压疼明显质地软淋巴病程不相关后期消失可不见乳腺导管多增生乳头回缩橘皮变后期脓肿常破溃粉渣排出成瘘管

解释浆细胞性乳腺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为良性,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失常,大量含脂质的分泌物积聚分解刺激乳管周围的组织,引起炎症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的特点:①不同程度的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反应的炎症表现,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本病特点之一

②多发于30~40岁左右的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

③乳房肿块常为首次就诊症状,多位于乳晕深部,急性期肿块较大,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持续缩小形成硬结,此为本病的特点。通常在炎症后期形成肿块,边界不清,可伴有皮肤粘连,但不浸及肌层不与胸壁固定。④在某些病例中乳头溢液常为首发早期症状,且为唯一体征,乳头溢液为淡黄色浆液性,血性者较少。涂片检查可见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⑤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可出现,其特点是质地较软,压痛明显,与病程长短不相称,随病程进展可渐消退。⑥由于乳腺导管纤维增生和炎症反应,导管缩短而致乳头回缩,有的因局部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⑦本病后期肿块软化而成脓肿,破溃后流出脓液常伴有粉渣样物排出,久治不愈者可形成通向乳头孔的瘘管。

5.[乳腺增生口诀]

乳腺增生良性病上皮纤维组织增乳腺导管乳小叶退化失常所形成危险因素有多种好发三五十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少雌激素增睡眠不足常熬夜精神紧张好激动夫妻不和性爱少人流不育多高龄饮食结构不合理三高也能乳增生保健品中多激素长服避孕药形成临床主诉乳房疼乳头溢液结节肿

解释1命名与概念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

2危险因素乳腺增生症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

①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②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③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④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⑤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3临床表现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

6.乳腺纤维瘤口诀

腺瘤良性很常见二三十岁女性患无痛肿块是表现发现常在无意间单侧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形卵圆大呈分叶初黄豆数年不变生长慢活动度大质地韧月经周期不相关

解释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肿块多为单侧单发,亦有多发者,呈圆形或卵圆形,大的可呈分叶状。初期如黄豆大小,生长比较缓慢,可以数年无变化,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较韧,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无乳腺胀痛及触痛。

7.乳腺囊肿口诀

乳腺囊肿有两种单纯囊肿积乳肿非哺乳期单纯肿内分泌乱上皮增乳腺导管多扩张分泌物储成囊肿积乳囊肿乳汁留导管阻塞郁积成乳汁囊肿有囊性单纯多伴增生症囊性实性如何断临床超声可分清

解释临床多见的乳腺囊肿有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等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多发生于非哺乳期,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发生在哺乳期,主要是由于泌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郁积而形成囊肿。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可行超声检查,超声对于囊性肿物和实性肿物的鉴别有很大的优势。

8.[乳腺癌口诀]

乳腺癌症是恶性绝经前后女发生肿块单侧又单发形状不一无痛性活动度差质地硬往往具有侵袭性肿块不随月经变情绪也无相关性癌肿生长多迅速超声肿态不规整边缘毛刺蟹足样包膜不清多回声X线检查块状影钙化毛刺恶性征乳头溢液病理性浆液水样和血性乳头糜烂或内陷皮肤粘连酒窝征静脉曲张肤红肿水肿显示橘皮征病灶周围卫星结同侧腋窝淋巴肿

解释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肿块多为单侧单发,多为无痛性肿物,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具有侵袭性。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生长迅速,乳腺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多数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边缘呈毛刺状,蟹足样,包膜不清晰或无包膜,内部回声多不均匀,低回声或呈混合型回声或病变区呈弥漫性高回声。乳腺X线检查常表现为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恶性征象。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乳头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者内陷皮肤改变(1)、皮肤粘连:“酒窝症”。(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3)、皮肤发红:(4)、皮肤水肿:显示“橘皮样改变”(医学上叫做“橘皮症”)。(5).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6),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9.(炎性乳癌口诀]

炎性乳癌特殊型乳房硬大弥漫性发病多呈爆发性癌性乳炎是别名局部红肿热疼显但无发热全身症体温血象多正常紫罗兰色肤典型斑片水肿境界清消炎一周肿不轻乳腺肿块质地韧同侧腋窝淋巴硬细针穿刺来检查病理切片可确定手术预后效果差放疗化疗综合整

解释炎性乳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本病的诊断要点为: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END-

/相关阅读/

·别紧张,乳腺增生不会导致乳腺癌!

·一图读懂:乳腺癌患者最新生活指南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vom

.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6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