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PD术后易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为研究PD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探讨相关并发症治疗策略,做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1月收治的例行PD术患者的完整资料,其中男例,女38例;年龄19~80岁,中位年龄为57岁。按照研究对象病变位置性质进行分类,胰腺癌60例(40.5%),壶腹周围癌8例(10.8%),胆管下段癌30例(20.3%),十二指肠癌18例(24.3%),胃窦、幽门腺癌及胰腺2例(2.7%),慢性胰腺炎1例(1.4%)。纳入标准:患者所有诊断结果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资料完整。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二、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在住院2周内接受标准的PD,使用Child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例患者使用套入式,28例采用捆绑式;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使用管型吻合器(强生公司)和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胆肠吻合口使用“T”型管外引流,胰管内采用支持管外引流。记录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年龄、性别等)、辅助检查指标以及围手术期情况。 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作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c2检验分析各并发症的危险因素,Logistic方法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PD术后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行PD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3.8%(50/),包括胰瘘24例(26.2%),腹腔内出血8例(5.4%),消化道出血8例(5.4%),胆瘘14例(9.5%),胃排空障碍18例(12.2%),腹腔感染16例(10.8%),肺部感染28例(18.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例(2.7%);死亡4例(2.7%)。50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对症处理,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31d;其他98例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1d。 二、PD术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1)黄疸持续时间、血总胆红素水平、手术时间及凝血原酶时间是影响术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黄疸持续时间、血红蛋白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术后胰瘘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3)血红蛋白和胆总管直径是影响术后胰瘘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4)年龄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术后出血、术后胰瘘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6)黄疸持续时间和糖尿病是影响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总胆红素、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是影响PD术后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PD手术致死率有明显的下降,医院的PD死亡率为5%左右,医院约为15%,国外报道为7%左右,然而PD术后仍有很高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在50%左右。PD术后并发症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近年来,虽有很多研究并得出了PD术后有关的影响因素,但这些研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条件,因此目前对术后相关因素还没达成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这几方面:(1)非技术因素:年龄、营养状况及总胆红素水平等;(2)技术性因素:本医院的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水平、技术水平、胰腺残端处理和胰肠吻合的方式选择、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3)术后护理因素。因此,为了减少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PD术后致死率,找出影响PD术后相关因素迫在眉睫。 本研究对例行PD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3.8%(50/),其中胰瘘24例,腹腔内出血8例,消化道出血8例,胆瘘14例,胃排空障碍18例,腹腔感染16例,肺部感染2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例。出血是PD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多数文献报道PD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7.5%。国外相关报道显示:手术时间长及失血对患者造成的伤后比较大。由于术中失血过多,造成了凝血因子减少,再加上输血造成原本的血液被稀释,进而会引起凝血障碍。过多失血进一步对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增加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如果是正常水平的×3且>50ml/d,或者经过其他手段确诊的,则判定为术后胰瘘。胰瘘的发生率约为3.6%~20.0%,胰瘘的病死率在10%~40%。对于是否PD术前行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说法。国外相关报道,对与重症黄疸患者,在术前降低黄疸含量水平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创造一个良好手术条件,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我国相关研究显示,对术前降低黄疸水平不会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产生影响。同时还认为在降低黄疸时,放置导管反而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更容易产生感染进而造成并发症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总胆红素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PD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总胆红素、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是影响PD术后的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应规范化进行PD手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临床干预,以减少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提供依据。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订阅号那么多,找不到默博士了?教你一招,点击右上角的小人,然后打开置顶招聘SEM(竞价)总监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