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彻底治愈溃疡病,是近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 (一)一般治疗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服用NSAID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等)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 (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应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现就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分别简述如下: 01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推荐剂量的各种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均少。 02 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和胶体铋目前已少用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因兼有较强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治疗方案的组分,但要注意此药不能长期服用,因会过量蓄积而引起神经毒性。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黏液及碳酸氢盐分泌和增加黏膜血流等作用,主要用于NSAID溃疡的预防,腹泻是常见不良反应,因会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忌服。 (三)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01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宜采用PPI和铋剂合用再加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组方相对复杂,不宜自行购药治疗)。 02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的抗溃疡治疗 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一个常规疗程的抗溃疡治疗(PPI常规剂量、每日1次、总疗程2~4周)是最理想的。 03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复查 治疗后应常规复查幽门螺杆菌是否已被根除,复查应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且在检查前停用PPI或铋剂2周,否则会出现假阴性。可采用非侵入性的(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四)NSAID溃疡的治疗、复发预防 对服用NSAID后出现的溃疡,如情况允许应立即停用NSAID,如病情不允许可换用对黏膜损伤少的NSAID如特异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对停用NSAID者,可予常规剂量常规疗程的PPI治疗;对不能停用NSAID者,应选用PPI治疗。因幽门螺杆菌和NSAID是引起溃疡的两个独立因素,因此应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溃疡愈合后,如不能停用NSAID,无论幽门螺杆菌阳性还是阴性都必须继续PPI维持治疗以预防溃疡复发。 赞赏 长按只看白癜风的医院怎么样控制白殿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