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症状有很多,其中疼痛是最主要表现之一。那么,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有哪些规律呢?得了十二指肠溃疡怎么食疗呢?

  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突出症状。至少90%的病例有疼痛表现。一些病人没有疼痛,然而感觉上腹不适。少数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所谓无症状性溃疡病。约有10%的病人,第一个提示溃疡病的征象是呕血、黑粪或二者兼有。极少数病人,溃疡病的首发症状是急性穿孔。

  (1)疼痛的部位和放射: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位于剑突和脐之间,多在上腹部,靠近中线的任何一侧,通常是右侧。疼痛的范围往往非常局限,病人常可用一、二个手指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直径约在2~10cm之间。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部位可以不典型。有时疼痛的原发部位在右上腹而不在上腹部靠近中线处,这多见于球后十二指肠溃疡或累及肝脏、胰腺、胆囊或胃肝网膜的穿透性溃疡。偶尔,疼痛在背部中线t7~t12之间,而上腹部疼痛极为轻微或缺如。这一部位的疼痛最常见于溃疡的向后穿透。个别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位于脐部以下,在右下腹部。对于这样一个不寻常的疼痛部位的出现原因,现在还缺乏满意的解释,它可能是胃回肠反射增强伴回盲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的结果。

  (2)疼痛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的另一特征就是和进食有固定关系。疼痛往往发生在胃处于空虚状态时,即上午11:00时,下午16:00时左右,进餐后消失。因此,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发生于餐前。餐后疼痛消失是酸被食物缓冲的结果。夜间痛很常见,病人常常在凌晨1:00~2:00时因疼痛而醒来,稍进食物或服抗酸药即可缓解。疼痛很少发生在清晨起床时。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胃分泌一般在夜间最高,高峰在凌晨1:00~2:00时,其后胃分泌减少。在清晨6:00~7:00时达最低水平。这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常见夜间痛,且常在夜间1:00~2:00时痛醒的原因。

  如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在溃疡发作时失去其既往的疼痛节律则应视为一不良的征兆,它多表示溃疡向深部穿透累及浆膜。或具有并发症,如穿孔、梗阻的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病伴发慢性胃炎时,疼痛亦缺乏典型的节律特征。

  (3)疼痛的周期性: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另一特征性表现。所谓周期性系指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症状逐天出现,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而后缓解,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行复发。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复发常常在春季和晚秋,整个冬季都在复发也并不少见。大多数病人在夏季感觉良好。对于这样一个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季节因素,现尚无合理的解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周期性特征与胃分泌水平没有肯定的关联。世界各个地区均有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从而排除了气候因素的影响。除季节因素以外,其他常见的复发因素有疲劳、情绪紧张、焦虑、呼吸道感染、饮食失当、纵酒、应用致溃疡药物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溃疡疼痛的发作在频度、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有所增加;病人可以几乎每天都有明显的疼痛。这种周期性的消失多见于穿透性和梗阻性溃疡。然而也有一些病人,复发逐渐减少,严重程度逐渐减轻,最后疾病完全痊愈。

  (4)疼痛的长期性:如上所述,十二指肠溃疡病具有反复发作和自然缓解的特点,因此疾病持续时间较长。多数病人就医时已有数月、数年,甚至20~30年以上的病史。

  (5)疼痛的原因: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系胃内容中的盐酸引起。酸引起化学性炎症。从而降低了溃疡边缘和基底部神经末梢的痛阈。血管充血进一步使痛阈降低。在无并发症的溃疡病,疼痛属于真性内脏痛,疼痛感觉来自病变处,经内脏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动力异常、蠕动增强或胃内压增高都不是溃疡疼痛的原因,然而蠕动增强或肌肉痉挛可使疼痛加重。应用抗毒蕈碱药物后疼痛消失不能归因于迷走神经的抑制或胃肠动力性的降低,而是由于胃排空延缓从而盐酸不能达到溃疡所致。

  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食疗偏方

  鲜芦根克,竹茹2Q克,粳米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疾病症状,您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79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