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似平淡的24小时

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

其实在和时间赛跑

与恶疾顽抗……

"事件回顾

患者王大爷今年95岁,平素身体硬朗,偶尔会有腹痛症状,反反复复几次发作,入院诊断都是因胆结石引起。家人顾虑到老人高龄,每次都只是保守治疗,腹痛缓解就出院了。

可是这次的腹痛来得迅速又猛烈,无论从发作时间还是疼痛程度上都比既往要严重很多,并且还伴随着寒颤、高热,眼睛和小便也明显发黄,老人表情变得逐渐淡漠。家人顿时六神无主了,立刻将老人送来我院。

我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感觉情况严重立即联系消化内科,10月22日下午,消化内科病房收治了这位高龄老人,也开始了一场守卫生命的攻坚战……

转入病房

住院的一系列相关检查提示

王大爷的血象及血淀粉酶明显升高

肝功能严重受损

伴有重度黄疸

腹部CT提示

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

密度不均,十二指肠憩室

腹腔少量积液,双肺肺气肿、肺大泡

科主任华杰、副主任贾宇新

及副主任医师翟国庆

结合王大爷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诊断其为急性胆管炎,并发急性胰腺炎

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

就会发展成化脓性胆管炎

诱发感染性休克

随时有死亡可能

这种情况下

作为消化内科医生都明白

ERCP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患者高龄,有严重基础疾病

心肺功能差,手术风险极大

患者家属犹豫了

生死一念间

究竟该怎么办?

这时,科主任华杰与副主任贾宇新紧急组织科室医疗团队,科室护士长彭静波、内镜中心护士长黄轩也共同参与商讨病情,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情况下行急诊ERCP利大于弊,若犹豫不决,任由病情发展,很快就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难以挽回的局面。

事不宜迟,科室立即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和处理方案,同时耐心安慰患者和家属,让他们充分了解ERCP手术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立刻将目前状况先后汇报给院长杨力及院党委书记朱宁玉,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即安排绿色通道行ERCP治疗,并针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部署好详细的应对措施。

下午17点30分

患者按计划被送至介入治疗中心,了解到患者术前检查提示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情况,内镜医生联合麻醉师进行了详细评估,梳理了妥善的应急预案。

术中,患者出现一过性脉氧下降,经过吸氧、改善通气等处理后稍有好转,抓住时机手术医师迅速插入十二指肠镜,当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的时候,发现一个巨大憩室,乳头位于憩室内。

做过ERCP的医生都知道,憩室内的乳头由于解剖结构的异常导致插管困难,常使ERCP操作失败。这个局面就意味着快速插管是个挑战,而对于如此高龄老人,手术时间越长,风险就成指数倍增长。

在内镜医师、麻醉师、护士三方严密配合下导丝迅速插入胆管,引流出大量浑浊墨绿色胆汁,置入鼻胆管保持胆道通畅。鉴于患者术前已经有胆源性胰腺炎表现,术中又置入胰管支架1枚,防止胰腺炎进一步加重。

手术就这样几惊几险地结束了,患者安返病房,管床医生默默守护老人一夜未眠……

次日,患者腹部疼痛明显好转,体温下降,血象及淀粉酶、黄疸指标等迅速恢复正常

手术成功了!

ERCP全称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在内镜直视下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胆管、胰管在肠腔内开口的乳头,将一造影导管插入胆管或胰管内进行造影和治疗,对各种胆道良恶性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近年来微创医学发展迅速,治疗性ERCP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创伤小,恢复快,适用范围广,能为绝大多数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解除病痛,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欢迎。

我院是较早开展ERCP技术的县级医疗机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我科ERCP团队现平均每年完成ERCP例左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前曾成功为10多例90岁以上高龄患者实施ERCP术,最高年龄达99岁。

我院消化科是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以张国新主任医院消化科作为坚强后盾和技术支持,目前能独立开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检查、胃肠息肉摘除(EMR)、食道异物取出、食道扩张及支架置入、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内镜诊疗技术,竭诚为溧阳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专家简介]华杰:

医学博士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我院消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日医院研修学者

从事消化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消化系统重危疾病的救治有一定的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镜操作技术,如: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疗、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诊断及治疗等内镜技术。

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数项,参与编写专著数部,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医学研究生学报》、《东南国防医药》审稿专家。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八年制(5+3)一体化专业本科生导师。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张俨琳:我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常州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通大学教授

常州市医疗专家库成员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的教学及临床工作,尤其对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的抢救有独到的见解。擅长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的检查,以及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包括消化道息肉的摘除、异物取出、食道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和圈套器套扎术、食道狭窄的扩张和支架置入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局部治疗等各种内镜下治疗。

曾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溧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溧阳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荣获溧阳市“天目湖英才榜”,年度溧阳市“行业优秀人才奖”,常州市卫生系统“百名人才”培养对象,常州市“”培养对象,常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州市第十三届“政协”代表,溧阳市“十佳”、“十优”白衣战士等荣誉称号。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贾宇新:我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病症诊治,消化内镜下的诊断及治疗:ERCP术、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PTCD术、食道支架置入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治疗、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等。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曾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溧阳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年开始“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Dieulafoy病”、“三升袋采集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等项目的研究。年被评为溧阳市卫生系统业务骨干,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在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篇。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周彪:我院消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对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消化内镜检查技术娴熟,熟练掌握消化内镜下的诊断、息肉套切、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取出、食管狭窄扩张、食管金属支架的置入、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下止血、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溧阳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二、三等奖各一次,发表省级论文4篇,核心论文2篇,多次被评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翟国庆:我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能熟练操作胃镜、肠镜诊断胃肠道疾病,对胃息肉、肠息肉的内镜下微创手术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累计完成胃肠镜检查0余例,内镜下微创手术余例。对消化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年在国家级重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一年。累计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过专业论文多篇。多次获得“溧阳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曹志荣:我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镜的检查于镜下治疗,尤其擅长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每年完成胃肠镜操作余例,内镜下治疗余例。年赴医院内镜中心进行短期内ERCP培训,年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1年。在省级期刊上先后发表三篇论文,其中一篇为核心期刊。

杨珺:我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治,胃镜、肠镜、超声内镜等各种内镜检查技术娴熟,擅长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包括消化道息肉的摘除、消化道早癌剥离、异物取出、内镜下止血等。医院进修学习一年。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汤建伟:我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胃镜、肠镜、超声内镜、NBI、染色内镜、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包括消化道息肉的摘除、异物取出、食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食道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和圈套器套扎术,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各种内镜下治疗。年在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1年。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文字:施维佳

图片:消化内科

编辑:刘玲

校对:华杰

审核:陆伟芬

邮箱:lysrmyy_yb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9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