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示,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等器械检查。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内镜、X线、B超等检查技术的进步,消化道息肉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 典型病例: 周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2次,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癌。结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有两枚。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周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 从周女士的病例反映出部分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回避心理:不够重视、恐惧或拒绝接受结肠镜检查、做了息肉切除不愿意进行复查,以至于能预防的结肠癌没有得到预防。 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其中因此检查出肠道息肉都应进行切除。 息肉会复发,要定期复查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环境没发生改变,也有复发的可能,周女士就是一根例子,所以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 西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而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脂低纤维饮食方式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传统饮食比西方饮食富含更多植物纤维,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 总结一些关于大肠息肉的常识: 1、结肠息肉是一个内镜下的诊断,息肉的性质有很多种,包括炎性、增生性、错构瘤、腺瘤、癌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才能明确。 2、现在的观点是,95%以上的大肠癌是大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的,因此,大肠腺瘤是应该尽早治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癌变,因此无需盲目紧张。 3、内镜下治疗息肉最常用的就是电切,医院都能够常规开展,一般而言很安全。但是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等,操作难度不一样,风险也是不一样的。息肉切除后应该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性质和是否完全切除。 4、最担心的风险包括:出血、穿孔、息肉切除不完全、心脑血管意外等等。有时候需要追加手术。 5、目前没有药物能够预防或者治疗息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肠镜或者钡灌肠,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具体复查时间,个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医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综合判断。 结肠镜筛查 应该对出现什么症状的患者或什么年龄段的人进行结肠镜筛查呢? 起始年龄:40岁 目标人群: 1)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结直肠报警症状的人群; 2)50-74的无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 而目标人群又可分为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有以下任意1条者即是):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6)符合以下任意2条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炎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 一般风险人群:无上述任意1条者。 针对不同的患者,我们的筛查起始时间及间隔时间也是不同的。 医院内镜室简介 我院内窥镜诊疗室是服务于广大胃、肠、支气管肺部疾病患者的科室。目前拥有很强的医疗技术力量,开展的各项内镜下诊治项目及安全无痛的内镜检查。全面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完成胃镜、结肠镜及纤支镜的各项检查和治疗万余人次,特别是开展无痛技术以来,扩大了诊治的适应症,实现了患者检查时睡上一觉就完成的效果,使需作胃、结肠镜及纤支镜诊治的患者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拥有设备: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标准流程的内镜清洗消毒仪,电子图文工作站,德国爱尔博热极技术治疗仪,德国爱尔博氩气治疗仪,13碳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快速检测仪,进口麻醉机,“光电牌”心电监护仪,麻醉床等。 诊疗项目:胃镜、结肠镜及纤支镜检查;无痛胃镜、结肠镜及纤支镜检查;小儿结肠镜,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快速检测;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凝切除术;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术;食管、贲门、结肠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上消化道胃石碎石术;染色内镜检查;消化道的癌前病变诊疗;结肠肿瘤、十二指肠降部肿瘤临床定位(包括给予外科术中支持);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术(胃、结肠癌内镜下局部化疗治疗);经内镜鼻胃及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术等。 专家及技术骨干: 朱智宇,男,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内窥镜诊疗室行政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十二病区及肛肠科行政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病分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委员,省医学会及中医药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南平市肛肠病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南平市中医结合学会肛肠病分会常委及秘书长,南平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进修于成医院肛肠科(四川省和西南西北地区主要的肛肠病研究中心)、医院PPH、TST培训中心、福建省中医院肛肠科、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医院脾胃科、福建医科大学研修班。师从于全国知名专家曹吉勋、贺平、石荣、何利平及梁玮教授。擅长治疗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结肠疾病及疑难病症。擅长消化内镜(胃肠镜)的操作、诊断和介入治疗; 消化内镜门诊:星期一、星期四上午(6楼) 肛肠科门诊:星期一、星期四下午(4楼) 联系(手机)、-(座机) 团队力量:许国城主任医师、陈桂兰副主任医师、陈硕副主任医师、林晔主治医师、李素主治医师、魏良宝主治医师、李江辉医师等。 外科力量:周建明主任医师(副院长);薛文主任医师(外一科主任);崔英军主任医师(外三科主任);陈桂凤主任医师;聂志祥主任医师。 协作科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医院内镜室、医院内镜室。 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wh/19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