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搜集整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病案一: 病案(例)摘要1: 马某,男,36岁,未婚,职员。年10月26日初诊。 患者上腹疼痛反复发作3年,空腹明显,进食后缓解。近2日出现胃脘灼热疼痛,泛 酸,嗳气,口苦口干,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大便秘结。 查体:T:36.8℃,P:98次/分,R:18次/分,BP:ll0/80mmHg。腹软,剑突下偏右 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舌红苔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龛影,位于十二指肠轮廓之外,周围有 透亮带。14C呼气试验示幽门螺杆菌(+)。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胃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肝胃郁热证 2 西医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西医诊断依据 1.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空腹明显,进食后缓解。(1分) 2.查体:剑突下偏右侧压痛。(1分) 3.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龛影,位于十二指肠轮廓之 外,周围有透亮带。(1分) 4.14C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1分) 4 中医治法 清胃泄热,疏肝理气 2 方剂名称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丹皮12g栀子10g白芍10g青皮6g陈皮6g 土贝母10g黄连3g吴茱萸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忌辛辣食物,定时定量进食;生活有规律, 避免过劳,戒烟,精神放松。(1分) 2.三联疗法根除HP: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1分) 3.抑制胃分泌:雷尼替丁。(1分) 4.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1分) 4 病案二: 病案(倒)摘要2: 患儿,女,4岁。年11月5日初诊。 患儿2周前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呈稀水样泻,自服止泻药,症状略有缓解,现症 见腹泻,每日3~4次,大便清稀,完谷不化,睡时露睛,畏寒,四肢欠温,小便正常。 查体:T:36.5℃,P:次/分,R:35次/分。精神略差,面色眺白,皮肤弹性可, 心肺未见异常,舌淡,苔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5×l09∕L,中性粒细胞55%。大便常规正常。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2 中医证候诊断 脾肾阳虚证 2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 2 西医诊断依据 1.腹泻2周,粪质清稀。(1分) 2.查体:精神差,面色晄白,无明显脱水征。(1.5分)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5×l09/L,中性粒细 胞55%,大便常规:正常。(1.5分) 4 中医治法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 方剂名称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附子久煎4g人参另煎4g干姜3g白术6g补骨脂6g 肉豆蔻6g吴茱萸3g五味子4g石榴皮6g甘草3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1分) 2.口服蒙脱石粉冲服以保护肠黏膜。(1.5分) 3.口服微生态制剂以调整肠道菌群。(1.5分) 4 病案三: 病案(例)摘要1: 刘某,女,45岁,已婚,农民。年1月23日初诊。 患者近2年来反复腹痛、腹泻,夹有黏液、脓血便,每因劳累或饮食不当加重。现症: 大便溏薄,日行2~3次,夹有少量脓血便,腹痛隐隐,便后缓解,午后发热,盗汗,五心 烦热,头晕眼花,神疲懒言。 查体:T:37.1℃.P:98次/分,R:17次/分,BP:ll0/70mmHg。腹平软,脐周有压 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5次/分。舌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沉:30mm/h。肠镜:全结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黏膜充血、水肿、 易脆,结肠袋囊变浅,多发假性息肉。肠黏膜病理:固有膜内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 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痢疾(均可) 2 中医证候诊断 阴血亏虚证 2 西医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腹痛、腹泻,脓血便2年,便后腹痛缓解。(1分) 2.查体:脐周有压痛。(1分) 3.肠镜:全结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黏膜充血、水 肿、易脆,结肠袋囊变浅,多发假性息肉。肠黏膜病理: 固有膜内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 减少。(2分) 4 中医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化温 2 方剂名称 驻车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法 黄连6g阿胶烊冲9g当归12g干姜3g麦冬12g 地榆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1分) 2.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 口服。(1.5分) 3.以上药物疗效差时,可考虑皮质类固醇激素:泼尼松 口服或灌肠。(1.5分) 4 病案四: 病案(例)摘要2: 谢某,男,6岁。年6月16日初诊。 5天前因调护失宜出现流鼻涕,咳嗽,家长未予重视,昨日起患儿咳嗽加重,出现发热, 遂来就诊。现症:发热恶风,微汗出,流涕,咳嗽气急,痰多而黄,口渴,便干,尿赤。 查体:T:38.8℃,P:次/分,R:40次/分。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 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腹无明显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5×l09/L,中性粒细胞:66%,淋巴4胞:30%。胸部X 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右下肺可见点片状阴影。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肺炎喘嗽 2 中医证侯诊断 风热闭肺证 2 西医诊断 小儿肺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5天,加重伴发热2天。(1分) 2.T:38.8℃,P:次/分,R:40次/分,双肺呼吸音 粗,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1分) 3.血常规:白细胞:15.5×l09/L,中性粒细胞:66%,淋 巴细胞:30%。(1分) 4.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右下肺可见点片状阴影。(1分) 4 中医治法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2 方剂名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炙麻黄5g杏仁5g生石膏先煎20g黄芩10g虎杖10g 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5g前胡10g浙贝母10g 枇杷叶10g甘草4g 三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药物。(2分) 2.对症治疗:退热,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雾化吸入等。(2分) 4 病案五: 病案(例)摘要1: 李某,女,46岁,已婚,工人。年7月28日初诊。 患者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肝区疼痛,伴恶心,乏力,无发热,无腹泻,遂来初诊。3 周前有进食海鲜史。现症: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情志抑郁,善太息,不欲饮食,口苦喜 呕,头晕目眩。 查体:T:36.7℃,P:72次/分,R:16次/分,BP:ll0/70mmHg。腹平软,肝肋下 2.5cm,质软,轻压痛,肝区叩痛(+)。舌苔白滑,脉弦。 辅助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U/L,总胆红素(TBIL)6μmol/L。抗HAV-IgM阳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胁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肝郁气滞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甲型肝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肝区疼痛伴乏力恶心3天,3周前有进食海鲜史。(1分) 2.查体: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肝区叩痛(+)。 (1分) 3.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1分) 4.抗HAV-IgM阳性。(1分) 4 中医治法 疏肝理气 2 方剂名称 柴胡疏肝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柴胡12g香附12g枳壳12g陈皮6g川芎12g 白芍15g甘草3g鸡骨草10g垂盆草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 生素、蛋白质。(2分) 2.对症治疗:①非特异性护肝药:如维生素类(B族、C 族)、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②降酶药:甘草提取物等。(2 分) 4 病案六: 病案(例)摘要2: 崔某,男,4岁。年5月12日初诊。 患儿2天前随父母赴宴,进食较多肉食和饮料,昨日起不思饮食,腹痛腹泻,大便稀溏,3~4次/日,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正常。 查体:T:36.8℃,P:98次/分,R:28次/分。腹软,脐周压痛,麦氏点压痛(-)。舌 淡红,苔厚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1%。大便常规:脂肪球(++)。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2 中医证候诊断 伤食泻 2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 2 西医诊断依据 1.腹痛、腹泻1天,大便稀溏,气味酸臭,3~4次/日。 (1分) 2.查体:腹软,脐周压痛,麦氏点压痛(-)。(1.5分) 3.血常规:白细胞6.1×l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 细胞31%。大便常规:脂肪球(++)。(1.5分) 4 中医治法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2 方剂名称 保和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半夏5g茯苓6g陈皮4g莱菔子包煎10g连翘10g 霉香6g山楂10g六神曲9g鸡内金6g木香5g 厚朴5g枳壳5g甘草3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饮食疗法:进行饮食调整,减轻胃肠道负担。(2分) 2.药物治疗:该患儿属伤食泻,一般不用抗生素,可给 多酶片,并酌予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双歧杆菌、嗜 乳酸杆菌等;必要时酌用蒙脱石散。(2分) 4 病案七: 病案(例)摘要1: 贾某,男,49岁,已婚,工人。年4月17日初诊。 患者3年来常感肝区胀痛不适。1周前因饮酒而肝区疼痛加重,遂来初诊。现症:右胁 胀痛,脘腹满闷,恶心厌油,小便黄赤,大便黏滞臭秽。 查体:T:36.8℃,P:98次/分,R:17次/分,BP:/70mmHg。腹平软,肝肋下 2.5cm,质中,压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辅助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9U/L,总胆红素4.3μmol/L。HBsAg(+),抗HBe(+),抗HBc(+)。B超:肝大,肝区 光点增粗,脾稍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胁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中阻证 2 西医诊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肝区疼痛3年,伴恶心厌油。(1分) 2.肝肋下2.5cm,质中,压痛(+)。(1分) 3.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U/L;HBsAg(+),抗HBe(+),抗HBc(+)。(1分) 4.B超:肝大,肝区光点增粗,脾稍大。(1分) 4 中医治法 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2 方剂名称 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茵陈蒿30g山栀9g大黄后下6g滑石包煎15g黄芩9g石 菖蒲9g藿香9g连翘12g白蔻仁后下3g贝母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心理疏导。(0.5分) 2.抗病毒:干扰素或拉米呋啶。(0.5分) 3.免疫调节:胸腺肽等。(0.5分) 4.抗肝纤维化:γ干扰素、桃仁提取物等。(1分) 5.对症治疗:①非特异性护肝药:如维生素类(B族、C 族)、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②降酶药:甘草提取物等。(1.5 分) 4 病案八: 病案(例)摘要2: 闫某,女,2岁。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1天前进食较杂,夜卧不安,凌晨突然发热,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继之腹泻, 大便为水样,泻下急迫,至就诊时4小时内已大便6次,量多,气味秽臭,可见黏液,小 便色黄,量少,大便前后无哭闹。 查体:T:38.2℃,P:次/分,R:36次/分。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弹性略差,眼 窝凹陷,心肺听诊(-),腹软,无压痛。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现于风关。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9×/L,中性粒细胞31%,淋巴细胞61%。大便常规: 镜检未见异常,脂肪球(++)。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2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泻 2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轻度脱水 2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呕吐,腹泻1天。(1分) 2.查体:轻度发热,精神可,小便量少,皮肤弹性略差,眼窝凹陷。(1.5分) 3.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仅见脂肪球(++)。(1.5分) 4 中医治法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2 方剂名称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葛根10g黄芩5g黄连3g车前子包煎lOg滑石先煎10g 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甘草3g 三剂,水煎服,日1剂,少量多次喂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并发症。(1分) 2.液体疗法:轻度脱水口服补液,50~80ml/kg。(1.5分) 3.微生态疗法可以用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杆 菌等菌制剂。(1.5分) 4 病案九: 病案(例)摘要1: 梁某,女,45岁,已婚,工人。年4月2日初诊。 患者3月前因感冒发热曾在外院注射抗生素治疗。1周前自觉恶心,乏力,食欲减退, 并逐渐出现皮肤、巩膜及小便发黄,遂来就诊。现症见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口干苦,恶 心,厌油,头身困重,胸脘痞满,大便干。 查体:T:36.6℃,P:95次/分,R:16次/分,BP:/70mmHg。神清,面黄鲜明, 巩膜及皮肤黄染,肝肋下2cm可及,质软,轻压痛,肝区叩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辅助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U/L,总胆红素56μmol/L,结合胆红素23μmol/L。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HBsAg阳性, HBeAg阳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黄疸 2 中医证候诊断 阳黄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黄疸伴恶心,乏力,食欲减退1周。(1分) 2.查体:肝肋下2cm可及,质软,轻压痛,肝区叩痛(+)。 (1分) 3.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天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总胆红素(SB) 56μmol/L,结合胆红素23μmol/L。(1分) 4.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HBsAg(+),HBeAg(+)。(1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 方剂名称 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茵陈30g山桅子10g制大黄10g黄芩12g藿香12g 滑石先下30g连翘15g柴胡10g白芍10g白蔻仁后下6g 垂盆草3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 蛋白质。(1分) 2.病原治疗:应用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利巴韦林。(1 分) 3.对症治疗:①非特异性护肝药:如维生素类(B族、C 族)、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②降酶药:甘草提取物等;③ 退黄药物:茵栀黄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等。(2分) 4 病案十: 病案(例)摘要2: 患儿,女,4岁,年4月5日初诊。 2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咳嗽,自服小儿急支糖浆,未见效来诊。现症见: 恶寒发热,咳嗽,微喘,痰多色白,时流清涕,口不渴,二便正常。 查体:T:37.8℃,P:次/分,R:30次/分。面色正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左下 肺可闻及湿啰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0×l09/L,中性粒细胞78%。胸部X线片:左肺内带 可见斑片影。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肺炎喘嗽 2 中医证候诊断 风寒闭肺证 2 西医诊断 小儿肺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咳喘2天,痰多色白。(1分) 2.查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1 分)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0×l09/L,中性粒细 胞78%。胸部X线片:左肺内带可见斑片影。(2分) 4 中医治法 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2 方剂名称 华盖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4g杏仁6g甘草5g荆芥穗6g苏子5g 茯苓9g陈皮4g白芷5g前胡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头孢类抗生素等,静脉滴注。(2分) 2.对症治疗:使用祛痰剂,利于痰液排出等。(2分) 4 赞赏 长按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