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查、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来鉴别 发现了胆囊息肉,切还是不切? 切了胆囊后,会出现哪些胃肠道症状? 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而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为属于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不会恶变 ■新快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王海芳 (新快报) 胆固醇结晶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区别? 三个月前,34岁的张女士在单位常规年度体检时b超发现胆囊单个息肉5×3mm最近,她到复查发现息肉已经长到9×5.4mm由十二指肠息肉症状于息肉增大明显,医生建议行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张女士由于身体无任何不适,又害怕切除了胆囊对身体有影响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但她同时又担心胆囊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怕耽误了病情她上网查询发现有机构介绍胆道镜腹腔镜保胆取息肉的方法,但到几家大咨询,医生都建议她直接切除胆囊张女士左右为难 陈汝福教授表明,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本病以下情况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 专访: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肝胆胰腺外科教授 陈汝福 一般从饮十二指肠息肉症状食调节即能帮助病人度过这段术后不适的时间,部分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仍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一般胆囊息肉手术都要切除胆囊 像张女士这种情况,虽然没有症状,但是短时间内单个息肉明显增大,就算继续观察,短期内息肉也会增大超过1cm,为了排除癌变的可能,也应该考虑手术切除胆囊目前来说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典型案例 陈汝福教授表示,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以及鉴十二指肠息肉别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特别是胆固醇息肉的b超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如果还不能鉴别的话,只能切除胆囊后病理切片后在显微镜下才能鉴别,肉眼是难以分辨的 陈汝福教授表明,切除胆囊后有部分病人会出现所谓的胃肠道症状,或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我们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根据病史(胆囊、胆管或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术后发生的发热、腹痛和黄疸即应考虑到术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可能胆囊息肉诊断明确的话,切除胆囊后一般不出现上述症状,但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胃肠道症状,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内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积极治疗 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wh/9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