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溃疡等能引起胃痛,恶性的胃癌也能引起胃痛,遇到胃痛,最让人们担心的就是我这胃痛会不会是由胃癌引起的。一定要做胃镜才能区分吗?

胃镜检查是区分的最准确手段,但在检查之前可以根据根据胃痛的特点和一些其他临床表现来预估、推测。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有警惕性症状的信号。

其实疼痛规律不一样

胃疼症状是否有规律对判定是否是胃癌很重要。

有规律的胃疼指的是在特定时间或情境下会发作的胃疼,比如如果吃辛辣刺激食物时会胃疼,可能是胃部有炎症或者胃部有溃疡;吃饱饭后会胃疼,很可能也是胃溃疡;一饿就疼,很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遇到寒冷刺激就会疼,很可能是胃痉挛。有规律的胃疼是良性非肿瘤性胃病的可能性比较大,胃癌的概率小。

无规律的胃疼指的是没有特定时间和情境,随时随地可能发作的胃疼,比如说突然在夜里被疼醒,或者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莫名其妙开始的胃疼。不规律的胃疼不一定是胃癌,但是却比有规律的胃疼危险性更大,需要多加警惕并足够重视,一定要尽早做胃镜。

为什么胃疼没规律会更危险呢?因为胃癌本身就是一种炎症,胃癌的病灶是有恒定性的,不管有没有受到气温、情绪、饮食等刺激,病灶都会自己开始疼,而且是没规律的疼。

其他不同的表现

1、常规治疗无效:平时服用都有效的那些的抑酸药或中和胃酸等药物,近来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不要再自行服药了,该去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肿瘤引起的胃痛不适常规治疗是不起效的。

2、出现呕血或黑便:如果发生了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迹象告诉我们这不是普通的胃病,要排除一下有没有胃癌的可能性。

3、消瘦、食欲不振: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这是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

胃癌高危人群需注意

胃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小至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大至胃癌等都可能出现胃痛的症状。总体上还是以良性病引起的最为常见,所以一般人无需过度恐慌,懂得识别一些不寻常的症状,平时要注意预防和体检。尤其是以下几类高危人群:

1、慢性胃病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患者。

2、胃溃疡、胃息肉等久治不愈患者。

3、有胃癌家族史。

4、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幽门螺杆菌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患者。

5、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常吃被真菌污染粮食,常吃腌制、熏、烤、腐烂变质食品,吸烟酗酒,长期熬夜加班,爱吃烧烤、腌制食品等的人群。

由于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因此要有效预防胃癌还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避开高危因素来进行预防,诸如:少吃过咸、过热食物,少吃腌制品、熏制品,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而患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人群,这类人应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根治幽门螺杆菌,由此来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胃镜检查要不要做呢

胃癌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了上述警惕信号,要警惕“老胃病”是不是出现了变坏的情况。有的患者经常会纠结问医生,“我这个情况有没有必要做胃镜啊?”我们想说,有必要做胃镜时别畏惧检查的不适,隔着肚皮的事情不做检查很难有确定性的结论,如果你的医生建议,你自己也担心,那就去查个清楚,纠结是没有用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你足够重视完全可以从被动发现的角色转换为主动预防的角色,建立预防和定期检查观念对于高危人群尤其适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xg/10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