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瓜,PGone和李小璐的夜宿绯闻上线,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有PGone,还有PGtwo,它们统称为PG家族... 每个人胃里都有PG,它从胃黏膜的不同部位分泌出来,和胃酸一碰头,就变身成了我们熟悉的胃蛋白酶,这种消化酶会帮助我们米西米西掉食物。 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出问题,验PG是很科学的方式。 因为大部分PG经细胞分泌后直接进入消化道,但1%不老实的PG会越界跑到血液里,当胃溃疡啦胃炎啦癌变啦,血清PG含量也会跟着变。 因此,科学家们就揪住了这个小辫子,用来监测胃的和谐状况。 日本胃癌早诊率在70%以上,中国只有10-15% 所以现在的医生也不逼你直接去做胃镜,而是建议先查一些血清PG,然后做一个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根据这些结果判断是否要做胃镜,根据胃镜结果决定多长时间复查胃镜。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可能与贫血、血小板减少、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目前越来越受到公众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治疗后还会复发吗,以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高发的幽门螺旋杆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 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可达80%~90%;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致病菌专家一致认为生长在胃窦部黏膜内的幽门螺旋杆菌,符合鉴定传染病病原的Koch法则,是一种传染病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现已明确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2)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5)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目前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则低于10%。 然而,医院的胃癌五年生存率是30%左右,医院的胃癌生存率是45-50%,日本的胃癌五年生存率为70%。 所以,下次医生让去做这两项检查,别以为人是过度医疗,这是怕你直接做胃镜疼还有可能多花冤枉钱,先做个判断呢。 人到中年,不要只关心做头发,40岁之后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都该查查PG和幽门螺旋杆菌,否则等到后院起火,花万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肠胃癌风险早筛常卫明?更多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xg/124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