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结肠息肉 凡从胃肠道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多余肿物,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等等。 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2.结肠息肉的症状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严重者可致大出血;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较大息肉可诱发肠套叠。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4)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3.结肠息肉的诊断 1)便血或粘液脓血便史。 2)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4.结肠息肉的治疗 1)单个小息肉可肠镜下切除加病理检查。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在肛门镜下套扎或直接切除。 4)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5)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部行结肠部分/全切除。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5.警惕容易的恶变息肉 1)息肉的形态:体积较小的带蒂息肉,一般不易发生恶变;而体积较大、基地宽大的息肉,则极有恶变可能。 2)息肉的病理类型: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4)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 5)家族遗传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0几岁开始出现腺瘤,若不治疗,45岁后几乎%癌变。 6.我们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肠镜体检,一旦发现结肠息肉,应尽早治疗,定期随访,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阻断它的发展,从而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欢迎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