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每到秋冬季,许多市民都喜欢用参类做药膳进补,但人参家族成员众多,有人参、党参、太子参、沙参(南、北)、西洋参、丹参……虽然都是参,但它们的特色及药效区别可大着呢,不同体质的人又有不同的吃法。当中有何讲究,且听听中医怎么说吧。 白参与红参的区别首先明确,红参与白参都是人参,都能扶正强身,起到补益的作用。只不过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功能有差别。 红参: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 人参经过二次蒸制,其颜色变的红润或者褐黄色,半透明,因而称为红参。红参味甘、稍微有些苦,性温,气味浓厚,具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的功效。古人就有个小实验,让两个人一起走路,一人口中含参,一人空口,连续走上五里地,不含参的人就会气喘,而含参的人就会气息自如。这个小实验就能看出红参的补气功能。用于平咳喘、安养精神、补益胃气,安胎等等。总之,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的证候,都可以用红参。 白参:补虚第一参 白参由人参经过日晒或烘干之后而成的,有的也会经硫磺熏过再晒干成为生晒参,有的经扎孔后在浓糖汁中浸泡再晒干成为白糖参。白参味甘平、微苦,微寒,具有补气生津、宁神的作用,能够养阴清虚热。凡是温热病后,津液枯竭或肺燥咳嗽的,可以用白参。 红参与白参相比,一偏温,一微寒,因此红参功能偏于温养,主要用于脾肾虚寒,真阳衰微。白参偏于补气兼养阴,主要用于气阴两虚。 党参与明党参的区别首先明确,党参和明党参压根不是一个种属,党参是桔梗科植物,明党参是伞形科植物。 党参:补气补血全能干 党参由于产于上党(山西东南部)因为得名,是现在最常用的参类药物。党参能够补益肺气,补脾阳,养血和中。党参与人参相比,一方面缺少红参的甘温峻补之功,也缺少白参养阴生津的功能。但是,它有它的特点,那就是平补。 《本草正义》中说:“尤其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温,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震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因此,看完这段文字,馋的我只想赶紧嚼上一口。日常生活中产检的声音低气短,心慌心悸自汗,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目浮肿,都可以用到党参。 明党参:清肺化痰解毒 明党参,有点蹭热点的意思,虽然叫“党”,但跟党参不是一回事,功能也差别很大。明党参性味寒冷甘苦,具有润肺化痰、和中解毒的功用。主要用于痰壅火升的咳嗽喘逆、头晕呕吐。而且应该注意的是,明党参有滑利的作用,凡是气虚下陷、遗精滑精、妊娠妇女,都要慎用或者禁用。 沙参: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在岭南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煲“清补凉”汤,里面常常会用到沙参。沙参有补而不燥的特点。沙参属补虚药,味甘,善补五脏之阴,尤其擅长补益肺、胃之阴。中医认为,沙参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沙参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状,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症状。 西洋参: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西洋参亦称“花旗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种,目前我国成为第三大西洋参生产国。中医认为,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心、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 西洋参对气虚而阴津耗伤有热者最适宜,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咯血、虚火牙痛、口渴津少等症。 太子参:药性稳定补气不上火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等。中医认为,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 太子参性平力薄,其补气、养阴、生津与清火之力皆不及西洋参。气阴不足而又血压偏高之人使用太子参可改善症状,且不会引起血压升高。说起太子参与西洋参的区别用法,邓聪认为,凡气阴不足较轻、火不盛者及小儿,宜用太子参,气阴两伤而火较盛者,当用西洋参。 丹参:心脑血管良药 丹参味苦,微寒。是活血祛瘀良药,《本草备要》认为丹参“气平而降”,入心与心包经,既活血又养血,“瘀去而新生”,调经除烦。临床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用丹参做成的制剂特别多,常见的有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丹参适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癓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疮疡肿毒及跌打损伤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xg/98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