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在我国占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多见于40—7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胃癌的确切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有一组良性胃部疾病与最终演变成胃癌有关。 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专家长期研究发现,有一些良性疾病或病变具有潜在的癌变可能,若长期不能治愈,则部分可转化成癌症,当然不是最终都一定会转变成癌。这种比正常组织容易癌变的疾病或病变,医学上称之为“癌前期状态或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10-15%。慢性胃溃疡。癌变率为5-10%,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胃息肉。病理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达30-50%,一经发现应及时摘除;另一类为炎性息肉,一般很少癌变。残胃炎。因良性疾病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所剩的胃则称之为“残胃”,一般胃病患者在做完手术后15年,残胃生癌的机会明显增高,比正常人群要高6-10倍。恶性贫血。为贫血症的一种,表现在血液系统,其根源在胃,故与胃癌有关,应尽早治疗。胃粘膜中、重度肠腺化生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这是胃镜检查后的病理切片报告。若有这种病理变化,也要十分小心。若连续两次均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则应视为早期癌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与胃病患者的症状没有特殊区别,这就给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警惕胃癌可能:1、时隐时现的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食物难以下咽或心窝部梗塞感等“老胃病”反复发作,经过常规治疗症状不能缓解的,应想到“老胃病”有转化为胃癌的可能;2、胃出血或排黑色大便,往往是胃癌的一个信号;3、40岁以前无胃病史,40岁以后突然出现胃部不适,应早期行胃镜检查,以排除胃癌。温馨提示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它能直视胃黏膜下的微小病变,对可疑之处可以用细胞刷或活检钳采集病理组织送病理检查,为此年5医院斥资30多万元引进日本富士99高清电子胃镜,配备了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能准确诊断各种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何谓无痛胃镜检查? 目前,电子胃镜检查已是一项针对胃、十二指肠疾病比较普及的诊断手段。它基本上没有什么痛苦,只是在经咽喉插入胃镜时,患者感觉有些不适或恶心,如患者配合得好,大多能够耐受。但有部分患者比较敏感或过分紧张,不能耐受插镜,认为胃镜检查十分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医院开展了无痛胃镜检查,即在检查前给患者静脉注射适当剂量的镇静剂,使患者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在此情况下进行插管检查,约几分钟待患者检查醒来时已经完成。这一项技术的开展,受到许多患者的欢迎。由于所用的镇静剂量很小,本身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患者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自开展该项技术20多年以来,受试者已不计其数,至今尚未听说有什么不良反应。为此,热忱欢迎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医院就诊咨询,医院胃镜科医务人员能为您在无痛的情况下准确诊断各种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更多精彩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