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息肉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其中胃和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胃肠道息肉很少有临床症状,只有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可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胃肠息肉是一种行内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其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目前,准确检查息肉的方法首推胃(肠)镜。40岁以上的人群不论有无症状,都要主动去做一次胃(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有胃肠道息肉,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的息肉,无论息肉的大小,都要设法根除,以绝后患。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息肉的根除方法很多,如内镜下高频电凝或电切、激光、微波、射频,也可行手术治疗,大都十分安全。

如果确诊为息肉,那么复发就是很强的特性,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去除息肉,都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患者在切除后及时复查。一般病理诊断属良性者,应半年复查一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再复查一次;恶性者,应于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一次,如无复发,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复发者应及时处理。介于良恶之间者,按恶性对待。









































白癜风论坛
白癜风论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yy/13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