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研究表明,胃增生性息肉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消失。然而,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状况对内镜下切除术后胃息肉复发的影响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根据这些内镜下胃增生性息肉切除术患者最终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来研究胃息肉的复发情况。 该研究纳入年1月至年12月期间接受内镜下胃增生性息肉切除术并随访2个月以上的患者。 研究人员在Hp根除治疗完成至少4周后,通过组织学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尿素呼气试验来评估Hp根除是否成功。随访时,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来评估胃息肉的复发情况。 本次研究共有79名患者入选。平均随访时间为16.4个月,胃息肉的复发率为25.3%。 在这些接受Hp根除治疗的患者中,Hp未根除组的胃息肉复发率高于Hp根除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42.9%vs21.7%,P=0.)。关于最终的Hp感染状况,Hp阳性组的胃息肉复发率显着高于Hp阴性组(42.9%比18.9%,P=0.)。 在多变量分析中,最终的Hp感染状况是内镜下切除术后胃息肉复发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最终的Hp感染状况与内镜下切除术后胃增生性息肉的复发率显着相关。 赞赏 长按白癜风多久能治好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