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病因与遗传、生活方式、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随着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龄化的加剧,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持续上升,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我国大肠癌发病人数较10年前增长了1倍之多。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迅猛上升至第3位,每年约37.6万人被确诊,19万人死亡!平均每天约人被确诊! 但是,它又是最容易预防的。 01 80%被误诊、漏诊!早癌发现率<10%! 有研究显示,约8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误诊为痔疮、结肠炎等良性疾病,有的甚至当作痔疮进行了手术,结果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 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但更多的朋友,因为对肠镜不了解,以为很痛苦,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做肠镜。 还有的以为没有症状,不需要做,还有的是因为害羞。 总之,肠镜检查的缺失,是大肠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的主要原因。因为出现症状,往往已经不是小病了。 02 演变过程简单、直白、缓慢 之所以说肠癌是一个不太冷血的杀手,是有道理的。 因为它的出身简单直白,发展缓慢,并不是一夜之间就癌变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03 阻断其癌变,简单到哭 因为正常粘膜,发展为腺瘤息肉,再变成肠癌,过程非常缓慢,发展的时间5-15年,甚至数十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它,切除它,就能完美阻断其进程,真正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手段极其简单,就是及时做一次肠镜,是不是简单到哭??? 04 肠癌的三大早期症状 以下症状出现时,大多可能已经不再是息肉,而是癌了。 1、排便困难:在我们发现自己长期出现排便困难的现象,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忽视,很可能是我们的肠道出现肿瘤堵塞肠道导致的,医院检查。 2、大便变细:当我们的身体患上大肠癌的时候,在我们的肠道里就会出现肿瘤,随着肿瘤的增大,我们的肠道变窄,这个时候我们排泄出来的粪便就会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一定要重视! 3、大便带血:当你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出现大便带血的状况,在排除了痔疮的情况下,一定要警惕起来,医院检查,防止是大肠癌的发生。 05 肠癌预防:管住嘴,迈开腿 从某些角度来讲,大肠癌的病因,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不外乎:吃的太好,动的太少,也是吃出来、懒出来的。 1、注意健康饮食 许多的研究显示,摄取过多的动物内脏或者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大肠癌(结直肠癌)的机会,而且摄取红肉比摄取白肉(鸡肉、鱼肉)还多的人,患病机会更加大。因此由于大肠癌与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有关,应减少进食高脂肪食物及多进食高纤维食物(纤维是指生果、蔬菜、五穀类及豆类那些不能消化的部份)。 纤维可以吸收肠内水份从而粪便体积增大,这样可以刺激肠内壁的蠕动,可以缩短肠内致癌物质的停留的时间,使人患得大肠癌的机会减少。所以,每天应摄取5份以上的蔬果。另外,应减少抽烟、喝酒,因为抽烟已经是公认的致癌物;酒精热量高也易造成肥胖。 2、维持理想的体重 食物上尽量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运动,把体重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指标。 3、养成健康排便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保持健康的排便习惯,可以缩短致癌物质在肠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可是减少人们患得大肠癌的机会。每次如厕后也应注意粪便的颜色与性状有没有异常。 4、规律运动 经很多研究证实,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减低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原理可能是:人们的适量运动可以有助加速大肠的蠕动,缩大肠内短粪便通过的时间,以此减少致癌物与大肠内膜接触的机会,大大降低患得大肠癌的几率。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可以运动30分钟以上,散步或者快步走都可以,这样就可以有助于降低患上大肠癌的机会。相应的如果我们的运动量愈大,相对的益处也随着增加。 5、定期做筛检 因为大肠癌形成的时间会很长,所以如果能在早期检查出肠内存在瘜肉,就可以早在息肉未变成肿瘤之前切除,因此定期身体检查可预防肠癌的形成。50岁以上、无症状者,建议每5年做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每年做大便潜血反应检查;如果有息肉、大肠癌术后(一年内应先接受一次)、有大肠癌家族史等的中危险群,建议3年接受一次大肠镜检;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大肠息肉、幼年型息肉症、遗传性非息肉症大肠直肠癌等高危险群,则建议1至2年做大肠镜检查。 医院温馨提醒:胃肠健康很重要,好的胃肠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要注意一旦有胃肠不适症状,医院接受系统的检查治疗。如有胃肠方面的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热线?()?,或者通过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