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误区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3886.html 第24期 乌啊!又涨姿势啦 健康乌沙 趣味科普 本期话题: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恶性肿瘤 在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均排名前三 结直肠癌早防早诊早治的关键在于筛查 通过筛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和无蒂锯齿状息肉 并检测早期结直肠癌 就是结直肠癌筛查的意义所在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起 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专家普遍认为,在恶性肿瘤中 结直肠癌是最值得推广筛查的癌种之一 通过13个临床问题给出详细的循证推荐 旨在提升我国结直肠癌防控效果 A科普向:关于结直肠癌及其早期筛查 肠道作为人体的"打工器官", 是名副其实的“下游产业链”, 承担着分泌大肠液, 吸收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 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的作用, 且“身兼多职”, 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作为一名合格的“打工器官”, “无病呻吟”绝不是肠道的行事风格, 作为“信号”出现的腹痛、 腹泻、便秘等症状, 也时刻提示人类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但结直肠癌作为 “隐形杀手”中的杰出代表, 早期通常会“屏蔽”或“掩藏”这些“信号”, 悄悄生长、慢慢壮大。 医学上将位于 盲肠、阑尾、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结直肠癌。 据相关统计, 年中国新发的结直肠癌大概52万, 每1.5分钟就有一人确诊结直肠癌, 而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有数据显示, 过去10年间, 我国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增长了53.3%, 每年净增长4.2%, 而越是发达城市, 患病率相对越高。 结肠癌的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 60-75岁达峰。 那作为结直肠癌“青睐”的中年人, 如何做到正确的“养生”而预防结直肠癌呢? 合理饮食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 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 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 能够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 刺激肠道,促进排便, 减少宿便所致的体内毒素聚集。 而过多肉类食物摄入, 胆汁大量分泌,刺激肠道黏膜, 动物蛋白摄入过多后, 会促使致癌物质如甲基胆蒽增加, 增加直肠癌风险。 适当锻炼 规律、适当的锻炼, 提高肠道免疫屏障功能, 并促进血液循环, 推动肠道蠕动和机体代谢, 减少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 戒烟戒酒 有数据支持, 吸烟人群较不吸烟人群 直肠癌风险高出1.27倍。 而且,伴随年纪的升高, 风险也随之增加。 烟草燃烧后产生的致癌物质, 损伤结肠上皮细胞DNA, 影响染色体的稳定性, 从而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而酒精摄入量大于45g/L, 大肠癌的患病发现增加1.5倍。 其进入体内分解的乙醇, 也可以损伤DNA链,诱发癌症。 调节情志 长期有精神压力会通过大脑皮层 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引起肠道黏膜血管收缩,肠道功能紊乱, 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增加癌变风险。 可是很多人 做不到上面的“养生”方式, 而且早期结直癌进展较慢, 其发展过程一般需经过: 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 期间可能需要10-15年时间。 放松、忽视成了它的“保护伞”。 于是早发现、早治疗 成了防治结直肠癌的关键! 那我们对于肿瘤君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毕竟专家说过结直肠肿瘤在确诊之前, 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 那就绕不开“金标准”--结肠镜检查。 在推荐初筛的基础上 确立一般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 (1)粪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或本人有肿瘤史; (4)有排便习惯改变; (5)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术史、 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一般人群: 无上述任意一条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对于结肠癌肿瘤君的防治, 最主要的就是调整饮食结构、 改善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就是早期肠镜检查。 我们相信, 最终凭借我们的努力,也可以大声喊出: B专业向:通过13个临床问题解读早诊早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 临床问题1: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情况 (A)我国结直肠癌负担较重,是导致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 (C)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 (D)我国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近年来有所升高 临床问题2: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A)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B)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C)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D)糖尿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E)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F)吸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G)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A)服用阿司匹林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B)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C)合理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二)结局和定义 临床问题3:筛查相关结直肠癌病变病理分型和病理分期 (A)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包括:(a)腺癌,非特殊型;(b)特殊类型,锯齿状腺癌、腺瘤样腺癌、微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髓样癌、腺鳞癌、未分化癌;(c)非特殊型,癌伴有肉瘤样成分。 (B)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TNM分期系统(第八版),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临床问题4:结直肠癌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定义 (A)结直肠早期癌指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固有层以内或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 (B)结直肠癌前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及息肉病(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非腺瘤性息肉病) 临床问题5:结直肠癌筛查不良结局事件 (A)筛查的危害是指与未筛查相比,个人或群体在参与筛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负面效应 (B)过度诊断癌症是指个体通过参加筛查被诊断为癌症,但如果个体未进行筛查,则癌症就终生不会被发现的情况 (C)间期癌指在常规筛查间隔之间被诊断出的癌症 (三)人群风险分类 临床问题6:一般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不具有以下风险因素者,可被定义为“一般风险人群”: (A)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B)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 (C)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 (D)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E)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临床问题7: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定义 (A)推荐意见7.1: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定义,应综合个体年龄、性别、BMI等基本信息、结直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来进行综合判定(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B)推荐意见7.2:为提高风险预测效能,可结合粪便潜血试验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结合适用人群实际情况,考虑纳入风险等级较高的其他因素,以最终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临床问题8: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定义 (A)推荐意见8.1: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B)推荐意见8.2: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包括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林奇样综合征(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C)推荐意见8.3: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H基因相关息肉病、遗传性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病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综合征、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等(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四)筛查起止年龄 临床问题9:一般人群筛查起止年龄推荐 (A)推荐意见9.1:推荐一般人群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推荐评估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在50~75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推荐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在40~75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B)推荐意见9.2:如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临床问题10: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起止年龄推荐 (A)推荐意见10.1:MLH1/MSH2突变引起的林奇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0~25岁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B)推荐意见10.2:MSH6/PMS2突变引起的林奇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30~35岁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C)推荐意见10.3: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林奇样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前5~10年(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D)推荐意见10.4:典型FAP家系中的高危人群从10~11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每1~2年做1次结肠镜,并且持续终生(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E)推荐意见10.5:轻型FAP家系的高危人群应从18~20岁开始,每2年做1次结肠镜,并且持续终生(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F)推荐意见10.6:MUTYH基因相关息肉病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诊断年龄提前10岁(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G)推荐意见10.7:遗传性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病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从18~20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H)推荐意见10.8:幼年性息肉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从1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I)推荐意见10.9: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诊断年龄提前10岁(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五)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 临床问题11: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选择及其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A)推荐意见11.1: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B)推荐意见11.2:FIT适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C)推荐意见11.3:乙状结肠镜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远端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D)推荐意见11.4:结肠CT成像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E)推荐意见11.5: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临床问题12:结直肠癌筛查工具的筛查周期 (A)推荐意见12.1: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B)推荐意见12.2:推荐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C)推荐意见12.3:推荐每3~5年进行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D)推荐意见12.4:推荐每5年进行1次结肠CT成像技术检查(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E)推荐意见12.5:推荐每3年进行1次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推荐(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低) (六)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治疗 临床问题13: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治疗手段 (A)推荐意见13.1:对直径<5mm的微小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术;尚可考虑使用活检钳钳除术(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B)推荐意见13.2:对直径6~9mm的小型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术尤其是冷圈套器切除术;此外尚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对难以切除的病变进行处理(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C)推荐意见13.3:对直径>10mm隆起型病变(Ip型、Isp型、Is型),推荐根据其蒂部特征选用合适的圈套器切除术进行处理(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D)推荐意见13.4:对可1次性完全切除的平坦型(Ⅱa型、Ⅱb型、Ⅱc型)以及一部分Is型病变,推荐使用EMR治疗。原则上EMR可一次性整块切除的病变最大直径≤20mm(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E)推荐意见13.5:对于最大直径>20mm的难以使用EMR行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变、抬举征阴性的病变以及>10mm的EMR残留或治疗后复发再次行EMR治疗困难的病变,推荐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进行处理。当ESD确实因技术难度大难以开展时,对最大直径>20mm的病变可以考虑使用分块EMR技术(endoscopicpiecemealmucosalresection,EPMR)(弱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资料来源: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健康中国有“医”说“医” 本期资料审核:朱利益 朱利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消化协会内镜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专科杂志编委。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硕士。曾在浙江、广东多家二、医院医院管理工作。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对胃、十二指肠、直、结肠、肝胆脾疑难疾病的诊治。先后在医学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如《内镜内胃底静脉曲张诊治》发表在《中级医刊消化篇》等。 “医”举“医”动 医院消化内科介绍 医院医院重点特色专科,设有消化专科门诊、病房和消化内镜室,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其中门诊由副主任医师出诊,内镜室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及医技人员,年诊治病人达数千人次。科室是以消化疾病诊治为主的综合科室,以省内消化协会知名专家团队领衔,以进口高端医疗设备与进口内镜及诊疗技术为基础,以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内镜下息肉摘除、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等消化病微创诊疗为特色,诊疗范围包括食管、胃、肠、肝、胆等消化器官的各种疾病,是长安区域较有影响力的区域微创品牌诊室。 门诊:医院门诊1楼,接诊时间为每天8:00-20:00 病房:医院住院部1楼,全天候开放 消化内镜中心:医院门诊3楼,开展胃肠镜检查,时间为每天8:00-20:00 诊疗范围:急/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息肉、胃癌、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息肉、结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等 预约专家挂号缴费 结果查询会员优享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详情,可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