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可暂时不理它,但又提醒要防恶变 多发性胆囊息肉属于一种胆囊良性病变,多数表现为胆囊壁上胆固醇沉积,至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胆囊结石、炎症、患者年龄、脂肪代谢及遗传因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胆囊息肉患病人群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由高脂饮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的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男性患者发病率接近10%,远高于其他国家胆囊息肉的发病率 1.规律饮食:平时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淤积,刺激胆囊内息肉形成或刺激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因此患者平时更应该注重饮食的规律; 4.对于胆囊息肉未达到手术指针的患者应定期行上腹部b超检查,胃十二指肠疾病护理出现息肉快速增大怀疑恶变时及时到医院处理 名医信箱: 解答: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二科副主任潘明新教授 针对导致多发性胆囊息肉的致病因素,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我父亲今年73岁,多年前体检就发现胆内有多发赘生物,可能是息肉,约有1x1cm大小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并没有当回事近年来,他偶尔觉得隐隐作痛,就自己随便买点利胆药吃,几天后就不痛了但今年这种隐痛发作越来越频繁,b超结果提示胆囊形态正常,但有多发性赘生物, 除了原来那块1x1cm大小的,还有一块更小的请问,到底应该怎么治?有没有必要马上切除胆囊? 不过,对具有以下特征的胆囊息肉患者,则应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1)息肉直径大于10mm;(2)单发、广泛的胆囊息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样病变;(3)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4)年龄>50岁的患者;(5)多发性息肉但短期内有明显增大趋势的患者;(6)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首先通过正规的内科治疗,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无临床症状者可通过b超进行定期观察(3~6个月),在治疗无效且影响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或发现息肉明显增大趋势的患者应该接受手术治疗 2.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容易造成多余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和沉淀,形成胆囊息肉,患者饮食中应注重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胡琼珍) 国际上通用的胆囊切除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通过腹部1~4个0.5~1.0cm操作孔切除胆囊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开始选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院通过肚脐内侧一个1.5c十二指肠息肉怎么办m的操作孔即可将胆囊切除,手术创伤轻,术后愈合后体表无明显瘢痕,美容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患者认可 陈先生 由于多发性胆囊息肉平时很少发生癌变,因此与单发性胆囊息肉相比较,多发性胆囊息肉对于病人的危害相对较小,大多数患者仅需要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或内科治疗即可只有出现癌变可能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外科干预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平时应禁烟酒,避免经常熬夜为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主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让本人为你介绍一下夜宵有哪些短处吧小儿生上长了些白斑去哪治疗好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zl/11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