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胃日 今天是国际护胃日。中国人早餐不吃、晚上大补、零食替代正餐、无辣不欢、天天吃撑…长期的不良习惯导致我国成为“胃癌大国”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进展期胃癌。 国际护胃日的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也就是说,十个人里,有八个人都会有经常腹胀、胃脘堵闷、食欲不振等胃部问题。 为了呼吁人们对胃病的重视,知道养胃护胃的重要性,国际自然医学和养生工程研究会、世界健康管理联盟将年4月9日定为第一个“国际养胃日”,自此“国际护胃日”就应运而生了。 数据显示,每3分钟,有1人死于胃癌! 42%是中国人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胃癌的新发病例中,42%来自中国,平均约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90%是中晚期 超过90%的胃癌患者是到中晚期才选择就医,此时患者的5年生存率将小于20%。 90%早癌可治愈 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0%。 注意!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年龄超过40岁,男女不限; 应酬较多,尤其经常有胃部不适症状者,如反酸、烧心、消化不良、胃痛等; 上班族,久坐缺乏锻炼,经常出差,三餐不规律人群; 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或者治疗过HP的患者; 既往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史人群,或者做过胃部手术人群;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爱吃腌制食物、烧烤,并且经常腹泻的人群。 符合第1条和2-7中的任一条者 建议前往专业机构进行早期筛查! 胃癌不能等有症状再行检查 胃病早筛早治,呵护胃部健康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一旦患者出现了症状,很多往往已是中晚期,通过早期的规范检查,我们可以有效观察到胃部的状况,进行早期评估,也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快而处之。 胃镜检查胃镜是电子内窥镜管,前端携带着微型的摄像机,在检查的时候会通过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甚至可以到达十二指肠水平部。通过进入的部位能了解到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是否出现炎症、溃疡、息肉以及肿瘤。结合超声、放大、染色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对病变性质和范围诊断的正确率。 胶囊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又称为智能胶囊消化内镜系统,它的大小跟普通的胶囊差不多。胶囊内镜属于无创的操作,较传统胃镜的接受度高。检查者吞下胶囊之后,胶囊就随着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在体内进行翻转、运转,可以同时摄下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的图片,这些图片通过患者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进行存储。在吞下胶囊期间,患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活动,整个拍摄过程大概需要6-8个小时,之后胶囊会自动排出人的体外。最后医生根据记录仪记录的信息进行阅片出报告。 血清胃功能检测 血清胃功能检测是一种通过抽取人静脉血2~3ml(空腹),测定其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的方法,其核心指标为胃泌素17,是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测方法。 温馨提示 如果您是40岁以上,同时有胃癌高危风险,一定要记得做筛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或者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去。早筛查,早治疗,早安心! 部分内容源自稻田 END扫码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zl/125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