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认为,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聚湿成痰或宿食停滞,壅遏中焦,浊气不降,上扰心神,而出现“卧不安”。因此,通过刺激胃腑的募穴中脘穴亦能治疗胃气不和所致的失眠等病证。

胃是消化系统,对人体不仅是消化营养,水分也要通过它来消化运转。有些脾胃功能差的人就会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归脾胃来管理。中脘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健脾和胃,通腑降气。按揉此穴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紊乱。

中脘,任脉腧穴,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

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

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

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配上脘、梁门,治胆道蛔虫症;

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控制食欲,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另外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排出多余的脂肪还有废弃物,起到排毒养生的效果。

中脘穴是身体中一个重要的交汇穴道,是身体中不同静脉所交汇在一起的一个穴道,其中包括了任脉、小肠经还有足阳明胃经等等,这些都会在中脘穴中出现交汇。由此可见,中脘穴对于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按揉中脘穴可消除眼袋、美容、帮助消化、治疗胃肠疾病等。

按摩方法:

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欢迎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zl/64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