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耳鼻喉科老中医张林茂:耳鸣两边耳朵老是响起火车轰鸣声听力还行怎么治?耳鸣病因复杂,在西医方面目前机制不清,耳鸣是耳鼻喉科难治病症之一。中医对耳鸣早有论述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肾同源,故耳鸣临床常见且脏腑辨证多从肝、肾、脾、胃论治。临床根据辨明的证型如风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气滞血瘀证、肾精亏损证、气血亏虚证,分别予以疏风清热、清肝泻热,解郁通窍、化痰清热通窍、活血化瘀,行气通窍、补肾填精,滋阴潜阳、健脾益气,养血通转等治法。

  

  耳鸣医案一则:

  患者女,67岁,初诊诉双耳耳鸣。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轰鸣,状如火车声,听力尚可,自行到用药效差,遂来求诊。症见:双耳轰鸣,伴胸中灼热,胃脘痞闷,进食后加重,嗳气频作伴口苦,身困,汗多,纳差,寐安,二便调。舌质淡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

  辨证分析:脾胃居中焦,是人体气血阴阳升降之枢纽,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阳明湿热,升降失常,耳窍不得清阳之气上升濡养,又有热邪上扰空清,故见耳鸣。同时患者年过六旬,阴气渐亏,肾开窍于耳,肾者胃之关,经络上阳明胃经与少阴肾经相交,气血相贯,生理上土能克水,阳明湿热更伤肾阴,耳窍失养,进一步加重耳鸣,故见双耳轰鸣。脾失健运,湿热蕴结,气机失常,遂成痞证,故见胸中灼热、胃脘痞闷,进食后加重。胃气上逆,故嗳气频作。湿困热蒸,纳运失司,故见身困、汗多、纳差。湿热上扰,少阳胆气上逆,故见口苦。

  中医诊断:为阳明湿热兼少阴阴虚证之耳鸣。治法:清热燥湿,滋阴潜阳,除痞开窍。开中药7剂代煎服,1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二诊,药后诉耳鸣减轻,嗳气缓解,晨起时口苦,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辨证后增清化湿热、化湿开窍、益智聪耳之效,予上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

  三诊,已基本无耳鸣,口苦缓解,思睡,胸部稍有灼热,大便较干,舌质淡苔薄白,脉数。辨证后认为宜加健胃消食,升清通络之力,予上方加减开中药7就代煎服。四诊,耳鸣得除,余证皆缓。续前方加减开中药14剂巩固。14剂药后随访,耳鸣未再反复,诸症已消。

  

  张林茂简介:

  医院退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级中医药研究员,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钱远铭教授亲传,多次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从事中医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工作50年,经验丰富,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

  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师从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原湖北省医院院长钱远铭教授,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12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科教影片一部,系统研究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对中医内科的脾胃病、常见病及耳鸣耳聋、痛风、三高、内妇儿科等各种疑难杂症研究较多,效果显著。》》》打开   擅长诊治:

  1、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胃息肉、急性肠炎、肠结核、结肠炎、肝炎、肝囊肿、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

  2、耳鸣、耳聋、听力下降、鼻炎、中风后遗症、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风湿与类风湿、咽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等。

  3、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115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