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首先我们要了解宝宝正常大便颜色 宝宝刚出生时:深绿或者墨绿色 这个时候的大便称之为胎便,足月儿在生后24h内即排胎便,若生后24h仍不排胎便,应警惕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早产儿因为胎便形成较少及肠蠕动差,胎粪排出常延迟。这个时候的大便成糊状,为墨绿色,一般不臭,这是因为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如果喂养正常的话,宝宝的这种排便状态大概持续2-3天。 宝宝进食母乳后:金黄色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多呈金黄色,稀薄糊状,无特殊臭味,可有酸腐味,可有少许如辣椒籽般大小的白色颗粒,每日排便2—4次。 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4—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2—3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虑。 进食配方奶时:淡黄色/黄棕色 吃配方奶的宝宝大便是淡黄色或黄棕色,与吃母乳的宝宝大便相比,配方奶的残留物会使宝宝大便看起来更大坨,因为配方奶不能像母乳那样完全被消化。另外,吃配方奶的宝宝大便的气味也较臭,更像成人大便;有的宝宝甚至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粉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宝宝进食辅食时:变暗 当宝宝开始进食其他食物的时候,宝宝的大便颜色会变暗,跟成年人有些类似,有时甚至跟食物的颜色相关。 然后正确识别宝宝的正常大便之后,仍需一双慧眼及早从宝宝的大便中发现问题。 大便反映饮食合理程度 1、发亮大便 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的浅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中滑动。 2、深棕色泡沫状大便 宝宝比较喜欢甜味食物,因此可能进食的糖类或者淀粉类比较多。由于这两类食物有助于促进酵解,所以就会出现泡沫。 3、臭气大便 有些宝宝的大便经常有刺鼻的臭味,通常是宝宝吃的食物中蛋白质太多所致。 众所周知,胃酸是有助于消化的,但是过量的蛋白质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使胃酸的酸度大为降低,因此所吃的蛋白质就无法被宝宝较好地吸收,这些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质被肠道里的益生菌分解,排出体外,刺鼻的味道就产生了。 大便中及早发现宝宝肠道的不适 1、绿色大便: 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粉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粉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2、蛋花汤样大便: 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患儿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3、豆腐渣样大便: 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4、水样大便: 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性肠炎。 5、灰白色大便: 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性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婴儿肝炎综合征、婴儿胆道闭锁较常见,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单位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以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6、柏油样大便: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在肠内停留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出血。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7、鲜红色血便: 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8、果酱样大便: 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见于阿米巴痢疾。 9、黏液脓性鲜血便: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0、洗肉水样大便: 有特殊的腥臭味,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11、血丝大便: 细菌感染的肠炎,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作者简介游洁玉,教授,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兼职教授,从事小儿消化专业工作26年,现任卫计委小儿消化内镜管理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消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湖南小儿消化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儿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消化内镜委员。来源:医院 变废为宝,医生如何从宝宝大便中找到疾病“元凶” 穆煜北京育学园儿科诊所检验科主任 作为宝宝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吃喝拉撒睡”五项内容之一的“拉”,可能是很多家长朋友最揪心的事。 虽然拉出来的大便,以人体代谢“垃圾”的面目存在。但其实,大便不仅可以反应出食物吃得多少、种类,还可以反应出消化系统的功能。通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大便就能变废为“宝”。 宝宝生病时,检测大便能够找出致病的“元凶”、判断疾病的类型,帮助我们的儿科医生快速诊断病因、治疗疾病。 今天我就从检验医生的角度讲一讲,在一坨坨大便里,能挖掘出哪些有价值的“宝”来。 大便里面有什么?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的肠道细菌、无机盐和水组成。 因为吃进体内的食物要经历口腔、食道、胃、肝胆、小肠、大肠、直肠、肛门整个消化道的各种“洗礼”之后,才会排出体外,所以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不同病原体或疾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就有可能混杂在粪便中一起排出体外,由检验医生通过专业的方法检测出来。 上图是我们体内消化系统工作的示意图。 通常,我们可以: 根据大便的性状和颜色,间接判断出胃肠、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通过对大便中细胞成分的分析,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经由细菌培养、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的方法,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大量繁殖、有无肠道病毒感染,评估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失调、紊乱的情况。 便常规报告单怎么看?这是一份包括大便常规、寄生虫/虫卵、潜血项目的检验报告单模板。接下来,我就一项一项地为大家详细介绍,大便检查的各项内容。 项目一:颜色 正常成人的大便刚刚排出时为黄褐色;新生儿的胎便多为墨绿色或棕黑色;婴儿的大便可呈黄色、金黄色或淡绿色。 不过,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粪便中的色素会被氧化,导致颜色加深。 棕黄色、黄绿色、绿色、金黄色的大便对于宝宝来说,基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的大便出现黑色、灰/白色、红色,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家长就要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