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1.综述|遗传性结直肠癌(图)

2.遗传性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的前世今生3.Lynch综合征的“幕后黑手”——MMR和MSI:小身板的大能量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一种以结直肠多发腺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与结肠腺瘤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突变密切相关。大多数APC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在其下游形成提前的终止密码子,使APC蛋白呈“截短”改变,从而导致APC蛋白功能障碍。该基因容易发生自发的胚系突变,在结直肠腺瘤演变为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FAP是第二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多在青春期发病,发病率约1/,主要临床表现为大肠中多发的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不予治疗,几乎%的患者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

1

临床表现

在所有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中,FAP是最容易被鉴别的一种,是因为其经典的临床表现----结肠息肉,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个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

根据肠内表现、发病年龄、息肉数目、癌变年龄的不同,FAP可分为两类:经典型FAP和轻表型FAP。两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如下表:

FAP

AFAP

经典型

轻表型

1.APC基因胚系突变

2.表现为超过枚息肉(足够临床诊断)或少于枚息肉但患者年轻,尤其是已知FAP家族史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新生突变除外)

4.可能合并以下疾病: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

-骨瘤、多生牙、牙瘤

-硬纤维瘤、表皮样囊肿

-十二指肠及其他小肠腺瘤

-胃基底腺息肉

5.患髓母细胞瘤、甲状腺乳头状癌(2%)和肝母细胞瘤(1%-2%,通常≤5岁)的风险增加

6.胰腺癌(1%)

7.胃癌(1%)

8.十二指肠癌(4%-12%)

1.APC基因胚系突变

2.表现为10-枚息肉(平均30枚)

3.右半结肠息肉多见

4.发现腺瘤及癌变年龄较经典型FAP高(癌症中位诊断年龄50岁)

5.上消化道病变、甲状腺癌、十二指肠癌风险与FAP相似

6.其他肠道外表现,如CHRPE、硬纤维瘤等不常见

2

诊断预防

虽然FAP症状比较典型,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在《遗传性结直肠癌实践指南》NCCN中,明确说明了APC基因检测的入选标准:

-个人有≥20枚息肉的病史

-已知家族中存在APC基因致病突变

-个人有韧带样纤维瘤病,肝母细胞瘤,筛状-桑葚样改变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或10-20枚息肉。

对于符合上述入选标准的患者或高危人群,经基因检测确定其风险状态后,结合其临床家系进行FAP的临床诊断。

-年轻患者发现大于枚息肉可临床诊断FAP;然而须经APC和MUTHY基因检测才能鉴别FAP、MUTYH基因相关性息肉(MAP)或病因未明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检测发现APC基因胚系突变可确诊FAP。

-中年以上(35-40岁以上)发现大于枚息肉的患者可考虑为AFAP。

-自发性新发突变率大约为30%;因此患者可能无家族史。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患者发现10-枚息肉可临床诊断FAP,基因检测发现APC基因胚系突变可确诊AFAP。须经APC和MUTYH基因检测才能鉴别FAP、MAP或病因未明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基因检测对评估患者及家属癌变风险极为重要,对降低肿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一旦确定APC突变,患者有50%的可能遗传给子女;阴性的家族成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也无需随访。一旦先证者诊断CFAP并确定家族特定的APC突变类型,子女应在10-12岁开始基因检测,以便考虑外科干预,在美国癌症登记处,82%患有FAP的无症状高危人群采纳预测性基因检测,这主要归咎于APC基因突变的高外显率和发病早。

如果没有早期诊断和治疗,FAP患者在40-50岁左右必然发展成癌。散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70岁,而由FAP发展成癌的患者在40岁左右,或者是初发息肉的10-15年后。现如今大部分患者都会在发展成肠癌前被诊断出来,所以很小一部分患者会在初诊时表现为结直肠癌。

3

FAP患者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FAP虽然不是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却是目前遗传基因和突变位点研究最透彻的。它是由位于染色体5q21位点的APC基因胚系突变引起,胚系突变可发生在整个APC基因中,绝大多数完全外显,产生缩短的无功能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FAP结肠腺瘤病的严重程度、癌变的风险和某些肠外表现与APC基因的突变位点相关。

图:APC基因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大多数APC致病性突变位于密码子,且该位点突变的患者在年轻时就会出现大量结肠腺瘤,个体出现结肠症状的年龄与APC致病突变位点关系如下:

-密码子:20岁

-密码子和之间(排除):30岁

-密码子’端和密码子3’端:52岁

不同类型的FAP,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也有所不同。

-多息肉型FAP(ProfuseFAP)的特点是结肠出现大量息肉,平均约>个,与APC基因密码子-的截短突变密切相关。

-中间型患者(IntermediateFAP)肠内息肉约枚至数千枚息肉,这种表型的基因突变一般定位在APC基因密码子-(除突变密集区外)。

-轻表型FAP(AttenuatedFAP)患者通常少于枚,基因定位于3个特定区域,分别为5’端(密码子之前)、3’端(密码子之后)和9号外显子选择性剪切位点(密码子-)。

FAP肠外表现与基因型也具一定相关性。

-CHRPE与APC基因密码子-的胚系突变特异性有关。

-硬纤维瘤(DT)的发生与APC基因3’端突变相关,一般位于密码子的下游(-)。

-接近95%的肝母细胞瘤患者的突变位于APC基因的5’端至中间区域(密码子-)。

-上消化道息肉包括胃底腺息肉、十二指肠息肉等基因突变定位在密码子前的3’端、外显子4和密码子-.

-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与定位于密码子-的突变具一定相关性。

结语

大量的研究逐渐证实基因型-表型关联对FAP患者及高危亲属的基因检测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仍需慎重,其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对遗传病因学认识的不断深入,FAP的早期诊断、合理防治将更加完善,更多的FAP患者及高危亲属将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NCC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cology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V2..Sep.26

2.AlexiaWaller,SarahFindeis,MichaelJ.Lee.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JournalofPediatricGenetics,.August10

3.MariaLizLeoz,SabelaCarballal,LeticiaMoreira,etal.Thegeneticbasisof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anditsimplicationsforclinicalpracticeandriskmanagement.TheApplicationofClinicalGenetics,:–

4.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6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