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十二个“原穴”,可治疼痛多 阳明大肠合谷强胃经疼痛取冲阳 太阳小肠原腕骨膀胱原穴京骨上 三焦阳池胆丘墟肺觅太渊脾太白 心包疾发大陵治肝原太冲按摩良 少阳心经神门在肾寻太溪是良方 督脉无原求百会任脉膻中乳中央 以上为指压治疗十四经脉一切伤痛,久年内伤。每穴指压5-10分钟,用按、揉二法由轻至重。穴位小者如大陵穴,则用指尖掐揉之,更以指爪压之妙。 所取各穴部位,见下文一一说明。 各原穴功能1太渊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2~0.3寸。可灸。 配伍: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文献摘要: 《千金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2合谷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局部解剖: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桡神经浅支。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孕妇禁针灸。 配伍: 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文献摘要: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资生》:风疹,合谷、曲池。 《大成》: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3冲阳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文献摘要: 《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 《甲乙经》: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铜人》:偏风口眼喎斜,肘肿。 4太白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千金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研究进展: 胎位不正对胎位异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较好的转胎效果。小儿腹泻配丰隆,每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5神门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文献摘要: 《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治疟心烦。《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6腕骨位置: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局部解剖: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文献摘要: 《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大成》:主头痛,惊风。《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研究进展: 腰痛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7京骨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文献摘要: 《甲乙经》:癫疾,狂妄行,振寒。 《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 《循经》: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8太溪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局部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研究进展: 喉痹以太溪为主,治疗阴虚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肾绞痛据报道刺双侧太溪,以患者有发麻发胀感向足跟部放射为度,治疗23例,经针1~3次,疼痛基本消失18例。 对肾功能影响据报道针刺太溪、列缺等穴,可使肾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增高,尿蛋白减少,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这种效应维持约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浮肿亦减轻,对肾炎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9大陵位置: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局部解剖: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 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文献摘要: 《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 《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 《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研究进展: 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跟骨骨刺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 调整心功能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 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10阳池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文献摘要: 《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外台》: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11丘墟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外踝前动脉分支。分布着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配伍: 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文献摘要: 《甲乙经》: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丘墟主之。 《千金方》:主胸痛如刺。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脚挛。 《大成》:胁痛,针丘墟、中渎。 《图翼》: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12太冲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骨背动脉。分布着腓深神经的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文献摘要: 《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 《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10.31济南站)新九针疗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 对于新九针的介绍:“新九针”疗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针”疗法,逐渐后世医家放弃,导致“九针”中大多针具的流失。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于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疗法。由于改制后的新九针既保留了其原有的优点,又结合多种现代学说和技术,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新九针”是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 新九针临床应用治疗范围:(1)鑱针:皮肤病,慢性胃病,面瘫。 (2)磁圆梅针:肩周炎,静脉曲张,小儿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症,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不孕症。 (3)鍉针:慢性咽炎(一次治愈),软组织挫伤,肛肠痔瘘。 (4)锋钩针:肩周炎,筋膜炎(一次性治愈),神经性头疼,腰背肌劳损,腱鞘炎,脑血栓后遗症,顽固性疼痛,胃痉挛,哮喘,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 (5)火针:慢性胃肠炎,结肠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盆腔炎,痛经,顽固性失眠,网球肘,腰肌劳损,创伤性关节炎,甲状腺囊肿,阳痿,面瘫,末梢神经炎,扁平疣,皮肤结核,牛皮癣。 (6)圆利针治疗:癫痫,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肌肉关节剧痛,腰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肌无力,脑外伤后遗症。 (7)铍针治疗:皮肤良性瘤,体积较大疣,肛肠息肉。 (8)梅花针治疗:顽固性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神经性皮炎 (9)三棱针治疗:头痛,高热,急性咽炎,四肢麻木,小儿营养不良。 (10)多种针具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神经性头痛,抑郁症,慢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甲状腺疾病,帕金森,耳聋,耳鸣,近视,斜视,视神经萎缩,无痛针灸减肥,美容(祛斑、去皱、美白)等。 新九针疗法施针原则及治疗范围: (1)辨证施针针分主辅,合理配伍,系统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针具,以发挥各种不同针具各自的治疗作用的同时,通过不同针具的相互配合而产生的独特的治疗效果。 (2)目前,新九针疗法对种病证具有显著疗效。这一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针灸的治疗范围,填补了针灸治疗方面的某些空白。如磁圆针治疗静脉曲张,火针治疗外阴白斑、疣赘等,开拓了针灸外科、针灸美容等新的领域。 新九针疗法的六大特征:(1)有效性:医学的发展对某些疾病来说还是治疗乏术,束手无策。新九针疗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许多目前尚不明了发病机制的治疗乏术的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如鑱针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火针治疗痹证、外阴白斑;梅花针治疗脑血管系统疾患;毫针“滞针手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等。 (2)安全性:目前,一般的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危害非常的大,物理疗法对人体的副作用及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 (3)广泛性: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均具有广泛的治疗用。 (4)适应性:几乎在任何日常环境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施治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所以农村、厂矿、部队、边境、山区等基层或偏远山区、地区均可开展。 (5)易行性:医疗工作者易学易会,患者易于接受。 (6)经济性:新九针价位低,基层工作者可以购置;治疗费用相对低廉,患者容易接受。 主讲内容:1、新九针疗法概论 2、新九针的特征 3、新九针针具及操作 4、新九针的适应症 5、新九针科研发展历程 6、新九针治疼痛 7、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8、九针治痛机理、特点及优势 9、疼痛治疗原则 10、辨病与辩证 11、常见痛症的病位取穴 12、压痛点在疼痛诊疗中的作用 13、新九针治疗头痛 14、新九针治疗三叉神经痛 15、新九针治疗枕大神经痛 16、新九针治疗颈椎病 17、新九针治疗面神经炎 18、新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 19、新九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 20、新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1、新九针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 22、新九针治疗坐骨神经痛 23、新九针治疗肋间神经痛 24、新九针治疗带状疱疹 25、新九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26、新九针治疗网球肘 27、新九针治疗腱鞘炎 28、新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9、新九针治疗膝关节内积液 30、新九针治疗足跟痛 31、新九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2、新九针治疗痛经 33、新九针治疗慢性胃炎 34、新九针治疗急性咽炎 35、专利刀钩针疗法 36、刀钩针作用机理 37、刀钩针适应症 38、刀钩针禁忌症 39、刀钩针手法操作 老师现场示教,讲解注意事项,学员可以带患者免费治疗。 主讲专家介绍:证书及培训事项:1、由老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也可以带病人现场演示治疗。 2、考核结束颁发医院学业证书 3、报到时交二张一寸免冠彩色照片。 4、培训时间:年10月31日—11月3日(10月29日报到)。 5、培训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6、培训费用:人民币元(包括元报名费、授课、资料费、合影费)。培训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备注:提前报名并预付报名费者赠送一套师怀堂新九针包(磁性圆梅针1支、毫针30支、梅花针1支、大三棱针1支、铍针1支、锋勾针1支、鍉针1支、鑱针1支、圆利针2支(长1支,短1支)、火针:细6支,中2支,粗1支,平1支,多头/三头1支(包括单头针,它又分细中粗,多头火针,火鍉针,火铍针)及配套器具微型酒精灯和针线包,毫针针盒。 注明:鉴于保证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本班有名额的限额,请学员务必提前电话报名。 报名联系方式:报名、联系人:陈欣 我们承诺: 手把手教学、实打实操作、一次学不会、下次免费学!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白殿疯从哪里长
|